集聚科技人才资源 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湛江人才新政30条,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交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人才第一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市科技局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我市推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任务目标,落实《实施意见》。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交流和使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为我市实现高质量效益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资源支撑。
一是要做好《实施意见》的宣传与贯彻落实。结合我市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宣传工作,重点面向科技企业,积极做好《实施意见》的宣传。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意见》内容精神实质,做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引进掌握关键技术、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做好政策的上下衔接,加强与省的各类人才政策衔接,争取获得更多省科技人才资源的支持;积极推荐申报省“珠江人才计划”和“扬帆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对新入选团队,根据《实施意见》,在省财政资助基础上给予配套资助,支持人才团队在湛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要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汇聚科技人才。把握湛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历史机遇,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努力建设成为北部湾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围绕海东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发挥市委市政府战略引导作用,统筹布局我市科技人才队伍资源。加快“海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突出的海洋科技产业人才团队,切实提升我市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实力。根据广东省实验室的建设布局,结合我市引进中船重工建设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有利契机,努力争取省支持湛江建设海洋科学领域广东省实验室。引进著名海洋学科领域带头人,发挥带头人“大腕”的强大号召力,加快集聚组建高端海洋创新人才队伍,极力把湛江打造成全国海洋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三是要努力搭建创新创业载体,承载科技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落实县(市、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行动,推动各类园区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设创新创业载体,鼓励建设各类综合型、专业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四是要营造尊重人才良好环境,服务科技人才。积极举办“双创”活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引导社会普遍重视创新人才,支持创新活动。支持草根创新,为一切有创新梦想、有创新创业激情的人们搭建平台。做好科技兴湛高级顾问团和湛江市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换届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囊、智库的作用,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积极组织政府科技管理人员、科技企业高管和高校科技人才、专家学者外出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意识。举行校企、院企对接服务活动,通过对接互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成果与湛江市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湛江企业技术创新等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习覃率队到杭州考察对接招商引资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工率达99%以上
城建一线党旗扬——市建委、派驻纪检组联合宣讲组深入缓堵项目湖东东路一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读红色家书 话使命担当 吉水冠山乡开展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公 示
集聚科技人才资源 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市委书记高宏志到鸡泽县宣讲十九大精神并督导安全生产等工作
禅城将启用“巡城马”监测道路空气质量
11月1日丹东开栓供热  供热期5个月
我市全力打造“绿名片” 助力红色老城焕发新活力
【评论】乘“云”而上 让“大数据之光”更美绽放
三夏机收动态
我省明确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资产将确权给村集体所有
李晖:保位争先 高质量完成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方下镇方北村:六旬党员带头拆掉自家新宅
安全生产,请多下些“笨功夫”
西固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启动市民签名“争做文明市民”
防城港市与自治区海洋和渔业厅 对接产业合作框架协议相关事项
生态绿道静享慢生活 成都川西林盘彰显国际范
聊城市2017年增加税收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