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末的高家老宅现状。
这些天,王云良只要有空就要来皋塘社区转转。
为啥?这个杭州东站附近最后一个城中村要拆了,作为彭埠街道文化站站长,他心头记挂的是区块内一处高家老宅。
“这可是个宝贝,清朝留下来的。”王云良说。
3间清末老宅保留至今
皋塘社区位置不差,就在艮山西路新塘路交叉口的北面。再往北走,就是杭州火车东站。
皋塘为啥叫皋塘?
村里老人有一种说法——据《艮山杂志》里记载,这里原本叫“甘棠”,主要是当地有一棵百年老棠树。到了清代,乾隆进士翟灏在这附近创办了东皋诗社,后来就“皋塘”“皋塘”这么喊出来了。
王云良惦记的高家老宅,在皋塘西二区,始建于清末。房子呈小青瓦双坡屋面,东西两侧马头墙、木梁柱及部分雕花木窗保存较好,2011年还被列入杭州市第六批历史保护建筑名录。
进了保护名录,如同有了一把“保护伞”。
不过这高家老宅的来历,背后也颇有一段故事——
村里高招凤老奶奶说,老宅是她的爷爷高阿兵于1903年建造,一共5间大瓦房。当时做丝绸生意,家里摆放了三台绸机,还有不少田地,算是村里日子过得富足的。
没承想,在爷爷36岁那年,一天夜里,有个拉黄包车的车夫对爷爷的随身财物起了歹念,进而行凶,好在被邻居发现,将爷爷带回家。但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没几天爷爷就去世了。
高招凤的奶奶便独自抚养了一个4岁的儿子和一个6岁的女儿。
家里少了顶梁柱,也就渐渐落败了。后来,她将5间房子分给了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其中两间被卖掉重建,其余3间都被高家的后代传承,并保留至今。目前,彭埠街道已与江干区文保部门对接,在拆迁过程中尽最大可能避免老宅有意外伤,为下一步保持打下基础。
昔日“枕水江南”能否再现
现在的皋塘已是个典型的城中村,但谁能想到,这里也曾是一处水系丰沛、景美鱼肥的“枕水江南”。
82岁的褚毛银,做了一辈子的治保主任。他说,解放初期皋塘被“官河”环绕。所谓“官河”,就是公家给修的水系,用于农田灌溉。
现在的麦苗港就是“官河”之一。
还有,当年彭埠是杭州有名的蔬菜基地,种有络麻、水稻、蚕桑等经济作物。“皋塘塘多,所以鱼种厂远近闻名,花鲢、包头鱼、草鱼等,最远卖到新安江。”
水系多,所以塘多,所以桥多。
“比方说张家桥,就是皋塘通往王家井的必经之路;周家桥是通向新塘;回龙桥是三座石板搭出来的,没有栏杆,通范家村的……”褚大伯说,随着城市化推进,水路被填平,这些桥也都已经消失了。
唯一境内的顾家桥,他印象里是一座拱形三孔石桥,也被修路时候盖住了。
村里有个想法,趁着这次城中村改造,看看能不能恢复。“一直以来,彭埠街道非常重视城中村改造中保留历史肌理。这次皋塘区块整体征迁,不仅要开展调查,还要实地摸底,了解有哪些地方文化、老建筑值得保留,以及安全巡查,及时排查安全、消防等隐患。”街道党工委委员阮骏说。(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市安监局召开半年度工作专题会议
市重点局组织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部署会议
凤台经开区圆满完成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
征集志愿者啦 “有序乘车文明出行”等你来倡导
金秋十月稻田如画
杭州东站附近最后一个城中村要拆了
武汉最大水库开闸放水 沿线农田茶园作物纷纷解渴
[清远"正风"]开会迟到、缺席、睡觉……通报!曝光!
望月路美食街污水漫溢 五里社区快速疏通管道
冷水江市召开十届市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对接会
平和山旧线五寨至观音亭公路工程进入最后一公里路面施工
日照一大型灯光节举行中 提前 “亮”出年味
崇仁“一增一减”促绿色发展
镇江积极组团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开通镇“志智双扶”点燃脱贫“引擎”
阮建国等人涉黑案一审庭审结束 23名被告人认罪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市民政局打造优质软环境为民解困
中国期货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开放时代
市交委与釜山市建设本部代表团签署公路建设领域交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