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黎氏八骏”是如何出现的?


湘潭新闻网9月3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明辉)具有开创意义的语言学家、音乐家、作家、矿产专家、铁道专家……这个独特的人才群体释放出来的荣光,让后人津津乐道。人们不禁思索,“黎氏八骏”是如何出现的呢?
湖湘学派的文化基因熏染
“若要溯源,‘黎氏八骏’与湖湘学派在湘潭的出现有关。”湘潭作家赵志超称,湘潭黎氏在这儿出现,加上黎氏家族祖上的黎明,与湖湘学派有着渊源关系,并使其精髓成为家族发展的文化精神支柱一直延续至今。
湘潭黎氏几百年以来,注重学有所用,在实践中展示自己平生所学,反对书生空谈误国老学究似的读书现象。这就是湘潭黎氏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
从湖湘学派的维度看,自福建人胡安国在湘潭讲学以来,就受到了湖南荆楚地域文化和荆楚山民刚烈、倔劲的民风影响,很明显地带有荆楚地域的思维特征。因此,湖湘文化在加强个人自身修养,追求完美人格同时,力求脚踏实地地治国平天下,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然,从湖湘学派、张栻、黎明的角度论及“黎氏八骏”出现的原因,尽管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来看,不无道理,但多少显得空泛。
黎氏家风家教影响
“孝悌传家根本,诗书传世文章。”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流传下来的黎氏家族家训不少,大多与书香有关。在论及湘潭黎氏为何一门出八骏时,人们多半将目光投放在黎家的家风家教上。
“黎氏八骏”的父亲黎松庵为晚清秀才,是远近闻名的文人学士,后来辞官不做,设立了家庭学校——长塘杉溪学校。“黎松庵为孩子们请王仲言到杉溪学校作私塾老师。王仲言是齐白石担任社长的龙山诗社成员之一,熟谙古体诗词,擅长写对联。”作家、湘潭县原文联主席陈长工称,王仲言对孩子们的影响很直观。
“黎氏八骏”所接受的知识,并非只是蒙学范畴的。在黎家的私塾学校里,开设的是中西合璧的课程,既讲授四书五经,也传授算学、格致、博物、音乐和美术等新课目。黎松庵用“新学”来教育子女,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进取精神。
“黎氏八骏”的母亲黄赓,天资聪颖、善良贤惠,是一位有自立精神的女性,在操持家务,担负着一家几十口人衣食住行的重任之余,喜欢读书,善于培养子女。黄赓的风范影响了整个黎氏家庭,儿女们互助互爱,和睦融洽。
此外,黎氏一门八骏,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十分明显。“我们兄弟姐妹都随大哥黎锦熙北上……”老八黎锦扬在95岁时,这样回忆大哥的影响。当年,黎锦熙到长沙的湖南优级师范学堂读书,参加新文化运动,继而到北京,常常给弟弟妹妹寄书信。黎锦扬与黎锦明、黎锦晖都受到了黎锦熙很大的影响。
兄弟姊妹间的“帮带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后来,黎锦光步入二哥黎锦晖的后尘,成为一名作曲家。他在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团做了多年的经理。后来,这个歌舞团创造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潮流。

新驿镇扶贫户喜享“创新动作”红利
兰开驰在巡视西博会雅安馆时强调 展示雅安对外新形象 寻求合作发展新机遇
固镇县杨庙中心校组织教师开展消防知识普及专题讲座
慈湖高新区召开重点工作推进大会
市总工会举行第十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
湘潭“黎氏八骏”是如何出现的?
定王台街道召开经济及环保工作调度会
邹菊芳督查学生暑期安全管理工作
专治各类"黑广播" 南航团队研发出"会飞的智能监测仪"
生钦勇到市城市管理局检查指导提案办理工作
课本剧进校园,寓教于乐有滋味
市卫计系统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 净化行业环境
吴道台宅第两位主人手迹重聚扬州 吴引孙手书《书目》还原测海楼藏书
巴中市2018届藏区“9+3”计划学生全部录取就业
南京城墙博物馆正式开建 揭秘“看家宝”
省民政厅副厅长高光权到潜调研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发展工作
暑运全面开启,客运站一片繁忙
严格落实执法监管责任维护土地管理利用秩序
顺德区命名表彰首批“顺德名师”
常州经贸代表团继续在荷兰开展洽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