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乡人:75岁退休老人张维萍疾病缠身仍多次捐资助残助学她用爱心带给更多人温暖


张维萍和她资助的大学生。全媒体记者李克君 摄
从市疾控中心退休的75岁老人张维萍是《汴梁晚报》的忠实读者,虽然养老金不高且身患多种疾病,但她乐于助人。每次看到报纸上报道了身患重病、贫苦大学生等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伸出援手,一百两百、三百五百、八百一千……这样大大小小的爱心捐款,前前后后有十余次。8月26日,她来到本报“大爱开封·爱心助学”大型公益活动现场,为两名贫困学生分别送上1000元资助金,当场表示要对她俩进行为期4年的资助,直到大学毕业。老人的爱心善举让很多人感动。
看见别人受苦 就想拉一把
“我这人见不得别人受苦,看见受苦的人就想拉一把。”说起自己捐资帮助他人,张维萍老人笑了笑说,自己有一对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如今她独自居住,订阅多年的《汴梁晚报》就是她的陪伴,通过《汴梁晚报》她结识了不少朋友,也帮助了多名需要帮助的人。
说起第一次捐资助人是什么时候,张维萍老人已记不清楚了,她只是笑着说,近几年,除去医药费用及简单的生活支出,养老金剩余的部分大多参与了爱心捐助,她也逐渐成了“月光族”。采访中记者得知,2016年 2月6日本报以《在北京打工的杞县男孩,不幸煤气中毒 两地好心人 解囊忙救助》为题报道了杞县男孩杨天的不幸遭遇后,许多热心市民对此事表示关注,其中就有张维萍老人,她数次给报道此事的记者打电话要为男孩捐款。
“那天我拿到报纸看到杨天的遭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给他一些帮助,就到银行取了600元。钱数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由于她行动不便,当时就让记者及爱心人士来她家拿走600元捐款,转交给了杨天的家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张维萍老人说。2017年9月7日,《汴梁晚报》a10版刊出《患病女教师发出筹款申请,爱心滚滚而来》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给记者打电话,对王勤老师的病情表示关切,还有不少读者慷慨解囊,为王勤老师踊跃捐款。这捐款中,就有张维萍老人的一片爱心。消息见报后的第四天,在延福苑建行家属院,张维萍老人将1000元捐款交到开封建校领导的手中,请他们转交给王勤老师。
“捐给那些急需用钱的家庭,我心里就很踏实、很高兴。”张维萍老人说,不久前,她从本报看到市慈善总会在即将到来的“99公益日”活动中推出“爱在开封 救在眼前”救助项目,了解到该项目旨在为因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重大疾病陷入困境的低收入家庭和个人提供生活救助,就表示要参与。8月19日,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来到她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在家中用自己的手机向针对困难群众实施的“爱在开封 救在眼前”救助项目捐赠了200元,成为众多捐赠者中的一员。同时,她通过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寄语即将收到捐款的困难群众,希望他们乐观面对人生。
学生是她很关注的资助对象
“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都是缩衣节食供养孩子读大学。供养一名大学生不仅能让一个孩子有了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对贫困学生是比较关注的。”说起自己对本报“大爱开封·爱心助学”大型公益活动的持续关注,张维萍老人说。
张维萍老人告诉记者,去年她在看完本报“大爱开封·爱心助学”活动所报道的寒门学子后,本来选定要资助一名单亲家庭的女孩上大学,但她与这名学生联系时,学生家长表示,她们母女俩已通过打工筹齐了当年的学费,婉言谢绝了她的资助。
“今年报道寒门学子的报纸我都存了下来,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对比,最终选定了刘雯雯和陈甜作为我的资助对象,而且决定要资助俩孩子一直到大学毕业。”张维萍老人说,这俩孩子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懂事,她希望这样的孩子不要因为眼前经济上的贫困而与梦寐以求的大学失之交臂,所以决定对这俩孩子进行为期4年的持续资助,从养老金中为每生每年送上1000元资助金,希望让她们能够更轻松地完成大学学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维萍老人还曾前后3次对患病大学生冯凯歌进行资助。2017年8月28日,本报a5版报道了尉氏县90后女孩冯凯歌大学毕业前夕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无钱医治,爱心人士为她捐款的事。张维萍看到报道后联系本报记者,为冯凯歌捐款1000元并祝福她早日康复。此后不久,持续关注冯凯歌治疗情况的她,再次通过本报记者为冯凯歌捐款1000元。
后来,张维萍老人学会了使用微信,就经常通过微信与冯凯歌互动,问问她的病情,发一些鼓励话语。冯凯歌也经常通过微信向素未谋面的张维萍老人说说心里话,让老人不要牵挂。
今年4月10日下午,张维萍老人再次给当时报道此事的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说她通过微信知道冯凯歌马上要进行骨髓移植,但巨额的移植费用让冯凯歌和家人犯难。为此她很着急,想给这个花季女孩再捐1000元,向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时我把钱早早准备好了,但冯凯歌不在开封治疗,我腿脚不便,也不会使用微信转账,无法及时把爱心款交给冯凯歌,心里真是很着急。” 张维萍老人说,当时,本报记者及时赶到她家,通过微信帮助她将1000元爱心款转给了冯凯歌。
视助人为乐为一剂良药
8月27日,记者再次见到张维萍老人时,她和几年前记者见到时的模样相似,还是那一头花白的头发,拄着拐杖,唯一不同的是,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张维萍老人说,前些年她左腿骨折后留下了后遗症,加上血液循环不好,腿肿、脚肿,走路不太方便,后来陆续检查出股骨头坏死、胆结石、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病症,心情一直比较抑郁,行动不便了,社交活动也少了许多,整天除了买药、吃药、做治疗几乎没有其他的事情,这也让她感到很空虚。
“订阅多年的《汴梁晚报》就像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在阅读《汴梁晚报》的报道时,我看到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就通过报纸和这些人建立了联系,对他们进行捐款帮助。做这些事时,我心里格外愉快,平时也会和这些朋友通过网络软件通话,生活充实了许多。”说起自己的改变, 张维萍老人笑着说,虽然自己多病缠身,但她觉得人老了,出现这些病症也是在所难免,之前医生建议她拿出数十万元换股骨头,但她觉得自己上了年纪,与其拿钱花在看病上,不如拿出来做善事。
“帮助别人也是我的一剂良药。看到他们得到帮助,我的心情就会特别舒畅。心情好了,病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张维萍老人笑着说,遇见需要帮助的人,她还会继续帮下去,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给更多人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她最大的心愿。

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整改清除多起违规使用和得利现象
长春7月11日有雨 最高温28℃
深圳交警推出十大措施护航高考
2017年度宁德市新增城镇就业3.08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
年底前,内江城区将完成新(改)建加油站厕所10座
最美家乡人:75岁退休老人张维萍疾病缠身仍多次捐资助残助学她用爱心带给更多人温暖
市农机局召开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
唐山国际旅游岛首届摄影艺术节启幕
即墨区:2018年“美丽即墨”民舞踩街推进会议召开
木兰县组织人员到尚志市考察食用菌生产
路灯护盖缺失存在安全隐患
颍泉区委副书记、区长虞建斌带队调研调度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熠熠党旗别样红
市全域旅游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城北安全检查“回头看”督促违规企业必须彻底整改
世界跳绳锦标赛结束 如皋白蒲小学夺得三枚金牌
西安市律师协会开展“扶志、扶智”捐赠活动助力石湾村脱贫攻坚
园区教育局公益课程进社区已开到第三季 报名课程基本秒杀
骑楼老街去年迎客46.7万人次
灌南县百禄镇开展“高质发展当先锋、后发先至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