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司法局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治本安全观”核心要求,制定《临海市社区矫正精准化项目实施方案》,以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为根本,积极探索实施社区矫正精准化管理,努力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教育质量和效果,成效明显。
一、“审准”评估意见,规范调查程序。在调查过程中,准确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犯罪前表现、悔罪表现,及家庭背景、村居表现、被害人态度等综合性信息。注重调查程序规范,建立个案审前调查小组,在重要环节均安排2名以上干警共同执行,使用摄影机、录音笔、执法仪等记录原始数据,确保调查程序合法有效、调查资料真实完整。统一整理和综合评估村(社区)、派出所、社区矫正执法中队各方评估意见,仔细比对审核原始调查资料,制作并反馈《评估意见书》。2012年以来,深入开展审前调查1589起,提出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意见1050条,委托机关采信率达96%。
二、“筛准”基本信息,规范部门衔接。建立信息衔接纠错更正机制,严格审查交付执行单位送达的交付执行法律文书,把好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筛查”第一道关口,2012年以来,发现并建议相关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或移送检察院立案纠正案件4件。通过文书核查、实地走访,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信息核查,从严从细核查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第一手资料,确保登记信息真实、准确。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指纹信息库,并将日常报到、走访、请销假、警告、治安处罚等资料实时传输至监管平台,为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提供动态、完整数据。加强横向联系,以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建设为契机,做实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迁移、采集、补录等工作,实现各家政法机关的信息互联互通。
三、“定准”监管等级,规范个案矫治。分阶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再犯罪风险测试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改造表现、犯罪类型、人身危险性、再犯罪的可能性、再社会化程度等差异,设立宽管、普管和严管三个等级,实行动态“四色”管理,以3个月为周期进行重新评定和调整管理等级。2012年以来,累计对4693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阶段性再犯罪风险测试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1257名社区服刑人员及时调整了管理等级。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成立矫正小组,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个案矫治方案,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矫正措施。
四、“用准”教育手段,规范帮扶方式。丰富教育方式,将思想教育、修心教育、法治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和亲情教育等相融合,满足社区服刑人员不同的学习需求,推动实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工作目标。推行“线上+线下”互补式教育,及时推送法律知识、时事政策、矫正纪律等内容充实到社区矫正教育平台,供社区服刑人员自主选择学习,落实好“两个8小时”。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集中教育102场次,参加集中教育的社区服刑人员5230人次。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扶持“三位一体”帮扶机制,研究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为困难服刑人员提供经济帮扶,协调向民政部门申请相关救济。今年以来,提供就业辅导30余人次,安排就业5人,提供经济帮扶1人,对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5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谈心谈话150余人次。
五、“精准”奖惩考核,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与考核,建立社区服刑人员“积分制”考核机制,执法中队每月、季、年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表现进行测评,记录在案,作为奖惩依据。建立提请撤销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人员收监执行等重大执法活动快速办理机制,如发现服刑人员违法违规线索,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以执法行为项目化、清单化为目标,参照《执法办案证据指导标准》,做实“证据链”,将执法程序、流程、证据标准采用流程图、量化表的形式体现,确保执法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法规规章适用准确、执法文书使用规范。今年以来,累计办结惩处类案件43件,其中提请治安处罚3件、撤销缓刑7件,警告33件。
带着鼓励和祝福走上考场
城步举办首届猕猴桃节
人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推动直接融资业务发展
第十届小学生美术书法评比活动举行初赛
“一平台一栏目一队伍” 看网络问政的“温州样本”
临海市司法局积极探索“精准化”社区矫正新模式
稳中有升 实现“半年红”——台州上半年经济形势解析
峨眉山市: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需求 陈长明到龙门、沙溪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在蓉开幕
莲都区出台“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
《中安在线》:铜陵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通过验收
蓬江区又招聘教师啦!这次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哦
购年货是个力气活儿 怎样才能不累你知道不
厚街旅游宣传推广周5月19日开幕
海口-达州-贵阳 航线今起开通
阜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党建工作表彰暨党课报告会
雅加达亚运会18日晚开幕 中国代表团派出845名选手其中上海运动员75名
环卫工人吃上爱心早餐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 全国仲裁年会在哈召开
嘉兴市本级又有5宗宅地“上架”!9月21日将迎来集中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