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评论: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文明向往

    1月27日下午,省委书记娄勤俭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扬州代表团审议指出,“要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对照“人们心目中的扬州”的定位,把扬州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座能够满足人们向往的城市,一定是一座美好的城市。这样的城市,不仅要 有物质文明,也要有精神文明;不仅要有自然风景,也要有人文风景。这也决定了,“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必须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文明向往。
扬州是一座有诗和远方的城市。刚刚过去的2017年,扬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成绩来之不易,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这座城市具有的文明高度。但是,文明没有止境,文明创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且,城市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的期盼也是不断发展的。“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需要我们把打造城市文明高度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在文明创建这条路上不断交出新答卷。
一个可以满足美好向往的城市,不仅要有“拿手项目”,而且应该是一个“全能型选手”,在宜居宜业宜游上全面出彩。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与城市文明息息相关,宜居宜业宜游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人民群众对城市的向往,与世界人民对城市的向往,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从本地居民、外来旅游旅行者、城市创业创新者的“三维视角”审视城市,都要求我们不断打造城市文明高度。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提升文明素养,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需要抓长抓常、抓细抓小。城市的主体是市民,城市文明的关键在于市民素质。文明细节决定文明高度。从日常细节着手,实现文明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这才是一条通向文明的大路。
“不学礼,无以立”。“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致力于实现美好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细化,是“强富美高”中“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细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人的现代化”的细化,符合我们这座城市的一致追求、一直向往。2015年扬州建城2500周年,当时我们曾经呼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铸时代新魂、做时代新人。“二十四条”延续着同样的精神。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观“二十四条”,有哪一条脱离社会生活,有哪一条是我们不应该做到的,有哪一条是我们不能够做到的?每一个市民都积极行动起来,真正把“二十四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礼,我们的城市也就具有了文明新高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追求。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必然要求我们做文明有礼扬州人,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文明向往。“二十四条”指了一条通向文明的路,人人都应该做到,人人都可以做到。
□ 杨平

福州市粮食局传达贯彻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天空之眼:一泓清泉汇汉江引江济汉尽显生态画卷
四十位代表委员热议改革开放40年——城市篇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党报评论: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文明向往
全市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建言献策 点赞助力 为全会精神在雅落地落实奉献余热 杨俊辉向我市离退休干部宣讲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高明举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
中国石油莱芜公司“一喷一擦”温暖客户
苏州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市总工会到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学习交流党建工作
深圳市政协委员、区政协主席钟荫腾呼吁加快推进轨道22、25号线建设
市委十三届第三十六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2018年4月各县区“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情况通报
“坝坝电影+金融”新模式 服务基层群众零距离
【决战高考】蓝山一考生一个人一个考室 咋回事?
黄江一商场保安显身手 一眼锁定偷车贼
《好人开讲》之张卫军: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暖新闻】几十年没写字的老人送来手写感谢信 牵出一段警民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