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探索垃圾生态化处理新模式


吃的是垃圾,转化的是资源。最近,一项利用生物处理垃圾的新模式开始在长子县先试先行。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一种叫做“黑水虻”的小虫子。
日前,记者参观了位于长子县南漳镇东北呈村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在这里,通过采用最先进的黑水虻微家禽蠕虫处理技术,可以日处理餐厨垃圾和湿垃圾20 吨,实现餐厨垃圾减量90% 以上,同时还将餐厨垃圾转化为黑水虻高蛋白产品和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
“黑水虻是一种腐食性昆虫,能降解转化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长子县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崔海云说,黑水虻的生命周期很短,只需两周时间就能将餐厨垃圾中的营养物转换为高质量的昆虫蛋白。
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处理过程:先对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油水分离,去除杂质,再将其余固体垃圾经过挤压脱水,输入碾压机内,最后对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行发酵,便可成为黑水虻幼虫饵料。
“这些幼虫24 小时都在吃,食量惊人,100 克幼虫可处理1 吨餐厨垃圾。”崔海云说。通过这种方式,餐厨垃圾最终转化为黑水虻成虫和虫粪,成为禽鱼养殖的蛋白饲料和农业种植所需的高级有机肥,实现生态化和资源化处置。
“黑水虻有比较良好的环境安全性。”长子县环卫中心副主任李惠清介绍,黑水虻成虫寿命短,只有10 天左右,而且不进食。虽然虫体看起来有点像苍蝇,但在生物特性上,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
“现在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堆肥和生物养殖等,但是焚烧需要建厂,对土地面积和环境要求很高,投资成本大,而且会产生渗滤液;填埋又可能污染土壤,处理不彻底。黑水虻正是解决了餐厨垃圾终端处置难的问题,而且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李惠清说,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该县将从资金、环境、硬件等方面对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并撬动社会资本,打造规模较大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承担全县乃至周边县区餐厨垃圾、湿垃圾的生态转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乐业:力保“乡村户”三级有产业支撑
龙湾重点项目完成计划77%
直播预告:峡山区管委会负责人明日接听12345
市环保局全面部署推进当前重点工作
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举行
长子探索垃圾生态化处理新模式
同江市领导到同江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 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公开招聘教师公告
西市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公益诉讼宣传活动
诠释幼教之美 临港学前教育开展讲谈活动比赛
第二季度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报发布
高邮高铁站及站前广场明年开建 汉陵苑周边将改造
石家庄枪案致1死1伤 邻居:嫌犯2年未交房费
孙述涛会见宏泰发展集团客人
文登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八次会议
端午节耍成都 9条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旅游线路等你来
商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每日扬尘治理信息情况
昆明创新创业“新引擎”再发力
3月8日起南京长江二桥部分车道封闭维护 为期22天
三汊河社区组织居民观看电影《金陵十三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