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公立难进,民办太贵,为占一个名额,需提前几年谋划;为争一个名额,不得不四处问询;为抢一个名额,不得不提前在幼儿园门口蹲点,只为报名次序能再靠前些……这些仅是学前教育所遇问题的缩影。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以幼教为基础的学前教育关系千家万户,也一直牵动着市政协委员们的心。近一年来,他们组成调研组奔赴一线,走进京华、冰心、实验等多所公办、民办幼儿园,与幼儿教师面对面交流,倾听学生家长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把学前教育作为重点提案提交政协,为学前教育发展提质增速鼓与呼。
多方调研,找准“病因”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滁城学前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卓有成效。目前,滁城城区共有幼儿园58所,其中公办园19所,普惠性民办园15所,非普惠性民办园24所。省一类幼儿园3所,省一类园举办分园6所,市一类园19所。共有教职工(含招聘)1711人,其中公办园教职工558人,民办园教职工1153人。城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106.2%。
然后,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入园需求愈加迫切,学前教育资源仍然捉襟见肘,最为突出的当属入公办园难、入民办优质园贵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城区公办幼儿园仅19所,占比为32.8%(全省占比为37.8%),公办园在园幼儿4880人,占比34.4%。普惠性民办园的数量、园数占比及在园幼儿占比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在于,公办园软硬条件好,教师队伍稳定,管理规范,收费平价,因而备受家长青睐,导致扎堆儿挤公立园的现象层出不穷。调研座谈中,一位委员谈到这个话题有切身体会,她的亲戚家孩子为了能上公办幼儿园,全家出动,轮流排班,最后终于摇上号,其高兴的程度不亚于中了头等彩票。市第二幼儿园开园当天,一小时内就接收300名幼儿报名。
委员们还发现,幼师队伍总量缺乏、质量堪忧问题普遍存在。目前滁城城区公办幼儿园正式在编教职工144人,所占比例仅为25.8%,保育员全部是聘用。如果幼儿园每班要配备“两教一保”,即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的标准,城区公办幼儿园应有教师354人,保育员123人,缺口较大,各幼儿园只能自行招聘幼儿教师。由于聘用教师待遇低等问题,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且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据统计,滁城城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现有教师64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2人,一级职称53人,二级职称32人;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有454人,普惠性幼儿园有45.6%的教师无幼儿教师资格证。很多教师刚从学校毕业,经验欠缺,一些尚处于实习期的学生也在幼儿园提前“上岗”、“挑大梁”。此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进出现“瓶颈”、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不规范、移交管理不力,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开放协商,广纳良言
民生有所呼,政协有回应。
学前教育是教育环节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起点性环节,不仅涉及到教育系统的整体水平问题,还涉及城市功能完善问题,涉及到城市综合竞争力问题。切口虽小,意义重大。市政协2018年首次双月协商会议选取这个选题,就是要使双月协商能够更好地贴近滁州实际,贴近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
4月20日,这场承载着群众期盼、事关万千幼儿切身利益的城区学前教育专题协商会在市政务中心第二会议室有声有色地进行着。
“政府要落实学前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合理布局,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通过规范管理,推进小区配套园建设,尽快完成小区已建成配套园的移交工作”,“要加强师资建设,动态调整幼师编制,提高聘用教师的待遇,同时要建立长效督导机制”,“要严格落实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规范幼儿园依法办园行为,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
当日的协商会上,部分幼儿园负责人、幼儿专家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分别就自己关注的“痛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开出“良方”。市教体局、市规建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也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回应。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前教育牵动万家,是重要的民生事项,我们应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引导竞争、鼓励提质、完善配套,用优质学前教育回应群众期盼。”市政协主席汪建中这样表示。
有商有量,开出“处方”
在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汇集各方智慧的基础上,一份情况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可行的调研报告终于形成,将为党委政府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客观、有效参考。
委员们建议,政府应对已规划配建并建成的幼儿园,督促移交“归位”,举办成公办园或以“零租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举办普惠性民办园。对“归位”后按布局仍然缺乏的区域,应加快建设,到2020年,滁城城区要新建9所以上公办幼儿园。物价部门要对滁城城区的公办幼儿园运转成本进行调研,建立与居民收入相匹配、与私立园、普惠园相协调的公办园收费标准,缩小和民办园的收费差距,减少公办园的运行压力,促进幼儿园均衡发展。
委员们建议,全面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动态调整制度,随着师生比的变化,及时补充教师编制,充实幼儿教师队伍,满足公办幼儿园正常保育教育需求。建立完善有关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高聘用教师福利待遇,使聘用教师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进修培训、职称评聘、表彰评比等,与在编教师享有同等权利,至少逐步缩小差距,确保聘用教师有职业幸福感,真正做到“拴心留人”。要提高准入门槛,加大对民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监管力度,杜绝非专业和未经培训就从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象。
委员们建议,将居民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纳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好与小区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政府部门应建立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督查落实新建配套幼儿园移交管理等相关事宜,督促开发商及早移交,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缓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优质园贵”的问题。
时代是出卷人,党员干部是答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推进教育领域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市政协委员们表示,将持续关注、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答好这张新时代的考卷,回应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期盼,让民心工程真正赢得民心。

湖大迎新现场暖心事
环卫工人海曲路制止乱发广告被打,打人者已被拘留!
诏安太平:开展环境卫生清理 助力乡村振兴
甲骨文举报安卓用户搜索和定位数据被收集
凸显语文课程文化内涵 做孩子们阅读“点灯人”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解决幼儿“入园难”四川将新增2000余所幼儿园
上海各区督导强化春节消防安全保卫工作
光明街路口供热改造工程施工机动车尽量绕行
重现叶问故居场景,祖庙叶问堂升级开放
《喉咽村志》编纂出版 记录村庄3600年变迁
开封移动工会多举措关爱员工
清明节我市各墓区交通出行提示
建立食品医药产业数据库
复核并逐级上报,原来是患上了这种病
11月21日起银川三条公交线路延伸始发站
吉林地区最大规模清洁供暖工程——桦甸市职教园区电能清洁供暖示范工程竣工
国内外专家学者 建议建立癌症“三级预防”机制
西安市委组织部检查指导阎良区新华路街道党建工作
去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