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二端午”当日,万余群众头顶烈日赶赴岩泊渡镇澧水河畔,见证这里每年一度的龙舟盛会。 此次龙舟赛采取预赛、决赛的方式进行,共有27支队伍参赛,其中男子队16支,女子队11支,参赛运动员均为岩泊渡的农民群众。 张会英 摄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纪念屈原而设。而在慈利县的岩泊渡镇,大家不过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只过五月十五的端午节,俗称“二端午”,不仅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为纪念家乡爱国民族英雄孙开华。
每到“二端午”,整个岩泊渡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这一天,当地人除了包粽子、吃粽子、插艾蒿外,最大的一项活动就是赛龙舟。
而这一赛,就是122年。
岩泊渡“二端午”迥异于全国习俗,历经百年岁月,为何能乐此不疲、繁荣昌盛?近日,在岩泊渡“二端午”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岩泊渡镇,探访了该镇“二端午”的种种“秘密”。
岩泊渡人之所以选择过“二端午”,是因为这一天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传1896年春,光绪帝为彰扬孙开华(晚清爱国名将,岩泊渡镇星明村人)战敌寇治台湾的丰功伟绩,特赠其两套石人石马,令其次子运回故乡安置。故乡官民仰慕孙开华德馨名望,特将其幼时喜爱的龙舟赛改在石人石马回乡时即农历五月十五举行。自此以后,岩泊渡人为了缅怀歌颂孙九大人,便沿袭了五月十五日过端午的习俗。
岩泊渡龙舟赛旧时以祠堂为单位组织,最初,从渡船、小船到各村自己打造木船,只要是能划得动的船,都能参与进来。现在,龙舟队则承载了每个村落的荣誉,村民们纷纷自发凑钱买来标准的龙舟比赛船,在“二端午”那天一决高下。漫长的岁月里,每到端午之际,岩泊渡宽阔的澧水河面数支龙船一字排开,现场人山人海、鞭炮齐鸣、号子震天,几十艘龙船竞相争渡,气势磅礴,甚为壮观。
岩泊渡的“二端午”能够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地老百姓对赛龙舟的热爱甚至痴迷。
“我们这儿有句土话叫‘倚到龙舟收大麦’,意思就是一到端午节,各村就组织起了龙舟队,各家各户有米出米、有油出油、有钱出钱,主动积极为参赛队伍筹备资金和干粮。”73岁的向军益老人告诉记者,岩泊渡人的这个习惯,从他懂事起就一直如是。
向红星是该镇和平村人,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老板,他不仅每年参加龙舟赛,今年还花费12万元买了6条标准龙舟赛船。“我‘一端午’的时候就把公司里的事安排好了,今年我是作为鼓手参赛的,20岁时我就开始参加龙舟赛了,之所以这么热爱龙舟赛,可能是因为我就出生在五月十五这一天,我妈妈在49年前的二端午看龙舟赛回去的时候生下了我。”实际上,向红星一大家人都喜爱龙舟、支持龙舟赛,他丈母娘以前看龙舟赛鼓劲加油时,头上戴的帽子都被她舞烂了;他丈人每年从“一端午”开始就划着小船义务清理河道;他叔叔曾经也是龙舟赛船上的鼓手;他女儿每年也会从外地赶回来观看龙舟赛。
岩泊渡的男人们喜爱赛龙舟,女人们当然也不甘示弱。星明岗村的女子队队长安永红也是痴迷龙舟赛的代表之一。安永红今年已经63岁,自女子队成立后她就积极参加,已经参赛十几年了。今年,她专门提前一个月带着小外孙从苏州女儿家回来,组织并参加本村女子组龙舟赛。
“呀嘿!呀嘿!呀嘿!……”6月19日,距离二端午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安大姐的女子队队员们早已按耐不住,用凳子模拟龙舟座位,坐成两排,鼓手在前,舵手在后,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在岸上训练起来。“我们已经在岸上训练半个月了,主要练习节奏、动作,锻炼协调性,在岸上练习好了,下水后自然水到渠成。”据了解,星明岗村女子队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女子龙舟赛组的冠军了。
据该镇文化站站长陈志强介绍,岩泊渡的龙舟赛,一直都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近几年,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群众的安全,镇政府才正式对该活动进行了规范引导。2015年,岩泊渡还专门成立了龙舟协会,以推动岩泊渡龙舟赛纪律化、规范化、长远化,更好地发展。
零阳镇的朱先生,每年都会赶来观看龙舟赛。他说:“其实在我们县其他地方也赛龙舟,但是坚持这么多年的只有岩泊渡。我想应该是得益于当地老百姓的热爱和当地政府的支持。我喜欢看岩泊渡的龙舟赛,是因为这里的比赛十分精彩,队员们力争上游的精神让人十分震撼。”
说到“二端午”带给岩泊渡的变化,陈志强告诉记者,近年来镇上不仅引进了商业十字街项目,赛道两岸还新建了可容纳5万人的梯形看台,两岸的餐饮行业也陆续发展起来,“端午节这天,岩泊渡的餐馆基本上没有空位,有人统计过,一家餐馆一天的收入就达2万多元。”
“未来,我们将利用龙舟赛较强的吸引力,着力打造岩泊渡镇文化名片,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按照每年都要有新内涵、新亮点、新特色、新思路增强吸引力。同时,建设好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引进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努力形成以项目建设助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岩泊渡镇经济发展前景,加强产镇融合,以点带面,拉动岩泊渡特色美食、农副产品、生态旅游等各方面的经济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全高林介绍。
目前,岩泊渡的“二端午”龙舟赛是张家界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传承最完整的龙舟赛,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田能割谷,下河能划船;宁荒一丘田,不输一渡船。”这是流行在岩泊渡的民谣,岩泊渡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划船,对于划船,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愫,与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合在一起不能分离。
泉城夜宴“点亮”泉水名片——“一湖一环”景观照明工程引发的“核”巨变
靖州县司法局:一次特殊的岗前廉政谈话
宁波科技活动周来了 五个系列38项活动等着大家去参与
临沂临港区:开启服务新模式"一次办好"落地生根
我市举办客家讲坛专题讲座 逾2000名干部参加
一个乡镇的百年龙舟赛
广东省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南海赛区决赛举行,12人获得佛山市技术能手称号
丹东日报社全媒体主题新闻策划“看见丹东”即将推出
滨海新城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检查
摇着轮椅冲上国际马拉松
芗城区积极开展督查活动 助力“创城”工作
玉环:17岁小将全国田径赛夺金
市环保局大力实施高考“宁静工程”
贵阳市加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防控工作
5月6日长春天气晴 最高气温23℃
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魏县天龙建材市场受邀参加2018年首届中国专利年会交流会
平遥县农业生产形势喜人
市工信委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 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
郭建英在现场督导主城区城市公厕建设改造时强调 加大力度 提速推进 确保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