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因改革开放而兴。汕头改革开放的历史舞台上,从来没有缺少过广大侨胞、海内外乡亲的身影;汕头振兴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广大侨胞的心血和奉献,离不开海内外乡亲的关爱和支持。当前,汕头面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更需要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共同打造和美侨乡。
“华侨”已成为汕头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印记。改革开放40年来,海内外潮人携手共进,谱写了许多激荡的篇章、动人的故事。本版今起开设《共建和美侨乡》栏目,回顾和展现广大华侨和潮籍乡亲对汕头经济特区做出的历史和现实贡献,共展对汕头特区再出发、创辉煌,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的宏愿,敬请垂注。
【 陈伟南说 】
期待汕头特区再度腾飞
●不可否认,潮汕地区与珠三角经济发展存在一定距离,汕头要凝聚海内外潮籍乡亲力量,聚集侨心,发挥侨力,做好“侨文章”,努力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寄望的“和美侨乡”。
●可喜的是,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不懈努力下,汕头的营商环境、政治环境日新月异,要抓住“一带一路”等有利的发展时机,通过自身硬件的优化和优惠政策的出台,招俫大规模企业在汕落地;利用住房补贴、资金奖励,留住汕头本地人才,吸引珠三角的高端人才到汕头创业、发展。
●汕头是有名的侨乡,要竭力吸引华侨子弟回乡读书、就业、投资,培养“侨二代”对家乡的情怀,成为助力地区发展的另一股力量。汕头有着得天独厚的侨乡优势,只要上下同心、内外合力,齐心协作一定可以抓住机遇,实现特区的二次发展,创造更多佳绩,续写特区辉煌。
2013年9月第五届粤东侨博会前夕,汕头新闻网记者一行专程赴香港采访陈伟南先生,并向他赠送纪念品。 杜一方 摄 琉璃屋顶、马赛克的墙体,虽然经过岁月的冲刷,地砖略显老旧,但整体简洁大方,厕所内干净卫生……这个位于沙溪镇沙二村的公厕,一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厕所的要求:干净,卫生。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先生在家乡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近30个现代乡村公厕,开展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厕所革命”。
在潮汕地区,陈伟南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不仅因为他是成功的企业家,是香港潮籍乡亲的杰出代表,参与、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家乡的建设,更因为他乐善好施,倾尽所能反哺桑梓,助力潮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事隔30多年,回忆起当年回乡看到的场景,陈老记忆犹新。1984年,已经近40年没有回家乡的陈伟南受邀返乡,当得知祖辈务农为生的乡亲们生活穷困,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更痛心的是,村里临时借用祠堂设立的学校破旧不堪,数十名小学生挤在鸟笼般的教室里,空间狭小空气混浊。陈伟南当即决定,为孩子们捐建一所学校。当时的小学校长感动得泪流满面的画面,深深烙在陈伟南的心头,也愈发坚定了他为家乡公益事业出钱出力、无私贡献的决心。
捐建道路、自来水厂、现代化厕所,设立老人福利金,兴建沙二幼儿园、沙二小学、宝山中学及沙溪华侨医院,建设韩山师范学院伟南教学大楼、校史馆、东西区校门、伟南国际会议中心、伟南教学实验楼、伟南篮球馆、设立奖教奖学金……纵然隔着千山万水,无法阻断陈伟南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他捐建的宝山中学,25年来培养近3000名大学生,其中不乏医学博士等高尖端人才,既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也帮助无数家庭实现脱贫。为纪念陈伟南对家乡做出的卓越贡献,宝山中学内设立陈伟南荣勋陈列馆“衍泽轩”,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8126号小行星命名为“陈伟南”星后,韩山师范学院也兴建了“陈伟南天文馆”,这两个场馆分别被指定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事业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陈伟南的人生理念。他谦虚地说,自己虽然不是最富有的超级富豪,但奉献无分大小,不关金钱,不拘形式,在于心意,大善小爱,“有1块钱,我就想把5毛钱捐给家乡”。正是他大爱无私、故土情怀、乐于贡献、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赢得全天下的敬仰和钦佩,在穗港澳、东南亚乃至国际潮团都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潮汕干部群众更是口口相传、连连称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其颁发铜紫荆星章,广州、汕头、潮州、揭阳四市也向他颁发“荣誉市民”称号。
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尽管旅居海外超过一甲子,陈伟南对家乡发展牵肠挂肚,总希望家乡能早日向繁荣大道迈进。在陈伟南看来,潮汕同根同源,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同,本来就是一家人,他素来一视同仁,国内外的潮人都普遍有着这样的认同感。
2007年3月,在陈伟南先生积极倡导下,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聚首香江,围绕“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共创繁荣”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半年后,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协作首次党政联席会议在汕头举行,酝酿已久的四市合作问题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逐渐开启了潮汕各市在科教文卫、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形式多样的交流,通过医疗报销、过境验收费等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合作对群众生活工作提供极大便利,造福民生福祉。看着潮汕各市携手合作,老人家激动得“几欲落泪”。这可喜的局面离不开陈伟南在促成这件事上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是他的爱国爱乡诸多善举中不可不提、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陈伟南已是期颐老人,他耳聪目明,身体硬朗,思维清晰。即使百岁高龄,他对故乡祖国一往情深历久不衰,依然长年来往于香港和潮汕之间,为加快潮汕家乡的融合和建设,提升潮汕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推动潮汕地区繁荣发展而劳碌奔波。
汕头新闻网记者 林彦恂
陈伟南接受记者采访。 林彦恂摄 【人物档案】
陈伟南,香港爱国实业家,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1936年毕业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37年赴港谋生,当过店员和小贩。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1946年再度赴港,艰苦创业,先后创办香港星洲胶业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他辛勤经营,诚实笃信,发展实业,成为港澳工商界的佼佼者。
在潮汕三市,陈伟南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而在香港,他亦是百多万潮籍乡亲的杰出代表。他曾出任多个社团要职: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德屏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安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潮汕三市政协香港委员联谊会会长、广州外商投资商会创会会长、政协汕头市委员会名誉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并组建了最具代表性的香港潮属社团总会。
他获得香港政府颁授铜紫荆勋章。在穗港澳及东南亚乃至国际潮团,他亦具有良好的口碑及影响力,还获“ 广州、汕头、潮州、揭阳四市的荣誉市民”称号。
全面提升廉政建设水平为争当"排头兵"提供保证
高温黄色预警生效 烈日下有一群人在做这些事!
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开局良好 今年前三月产值超15亿元
端午小长假首日,地铁提前半小时开班
水口海纳农业公园花海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赏
期颐之年 不忘反哺桑梓初心
暑假出境游回来请注意 入境千万不能带这些东西
城乡规划批前公示——广西艺高林业有限公司申请的“防城港三甲水园林苗圃基地”临时项目单体立面设计方案
葛益平督查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 强化监督推动 提速落地见效
长宁区新华街道居家养老中心开展失智老人关爱服务项目系列沙龙及专家咨询活动
杭州高层住宅有福利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正式启动
“城中花海”扮靓城市容颜
“中国报业重大主题宣传研究基地”落户金报集团
今年以来滨城工商助企业融资10.83亿元
工行创新科技手段 刷脸认证可办社保业务
萍乡春节假日旅游再创新高 共接待游客58.42万人次
国内外顶级专家齐聚龙城共商能源低碳发展大计
李乐成调研我市文化旅游工作
呼市经信委开展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
县检验所节前检验忙 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