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白瀛)秦腔《三滴血》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百年纪念首场演出。本次演出试图通过加快节奏、提升舞美等方式,让秦腔这一古老剧种在新世纪焕发生机。
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编剧的《三滴血》取材于《阅微草堂笔记》,由“滴血认亲”故事塑造了一个官僚的典型形象,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维方法,自1918年首演以来走遍大江南北,1960年被搬上银幕,成为我国首部秦腔电影。
导演张保卫介绍,此次百年纪念演出已是该剧在易俗社的第八代传承,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梅花奖得主惠敏丽领衔,饰演女主角贾莲香。
“由于沿袭了明清以来的双线结构,保持了三审三问、双生双旦双团圆的故事模式,《三滴血》令每个演员都有发挥演技的表演空间。”张保卫说,这种充分张扬行当表演的舞台风貌,最大程度地发挥着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力。
据介绍,本次演出遵循“移步不换形”原则,凝练了戏曲唱段,压缩了时长,更符合现代观众的观剧节奏,同时提升了舞美,更好凸显了舞台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绵阳为43个“服务绿卡”项目精准服务91次
安徽蚌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会成立
流感高发季节 恩施州目前疫情平稳
省铁腕治霾工作组召开第七次工作会议
市委宣传部调研“七个一”工程建设
秦腔《三滴血》在京举行百年纪念演出
古塔区编委办助力古塔庙会活动
临川农民抗旱自救
常州开展脱贫结果交叉调研核查
香米园大厅不再受理企业申请房屋首次登记业务
春节期间重庆机场出入境旅客超74000人次 泰国最受青睐
“幸福是拼出来的”
2018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
通过阅读与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
休息的空,男孩闹别扭独自赏景
抛秧撒苗 温江插秧比赛趣味横生
“不忘初心”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大北包装”:包装村民美好生活
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老年护理讲座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