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区兰苑社区刘勤堂义务为居民服务,被称为“活雷锋”


刘勤堂在帮邻居修水管
□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玉姣 李明英 文/图
淇滨区兰苑社区的居民经常见到一位老人背着工具包,骑着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穿梭在社区的街道上。
他就是老刘,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上门帮忙,而且分文不取。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老刘,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叫刘勤堂。
“有困难,找老刘”
刘勤堂今年64岁,记者6月15日见到他时,他走路一瘸一拐的。“这是前段时间给老年公寓修理厕所时摔的,还没消肿他就又开始忙活了。”站在一旁的居民石青贵说。
“他可是俺社区出了名的活雷锋,谁家房顶漏雨、热水器坏了、下水道堵了,只要打个电话,老刘就会上门帮忙。”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刘勤堂,附近的居民都围了过来,向记者讲刘勤堂做过的好事。
“我们小区大概有3000人,平时谁家有点儿问题,都是老刘帮我们解决。”该社区居民董现立告诉记者,“有困难,找老刘”是很多居民常说的一句话。
刘勤堂常年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还要接送孙子上学,已经很忙了,但他面对求助,从来不拒绝。在很多居民眼中,刘勤堂是一个不会说不的人。有时实在抽不出时间,刘勤堂也会向居民解释,稍后有时间了再赶过去帮忙。
为了多帮居民干点儿活儿,刘勤堂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做饭,安顿好妻子后就出门。
“俺觉着这没啥,谁家没个事儿啊,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把手是应该的。家里事、外面事都不耽误,我勤快点儿多跑跑就行了。有些村民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我在家闲着没事干,能帮点儿就帮点儿。”刘勤堂听到大家夸他很不好意思。
私人电话成服务热线
记者采访时,每隔几分钟刘勤堂的电话就会响一次,大多是居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刘勤堂说,社区居民多,平时问题也多,他最多的时候一天解决了五六处故障。有些居民白天要上班,中午才有时间,他就会放弃午休上门维修。求助电话太多,他怕居民联系不到他,专门买了两张电话卡。
“大年初一我还得去帮人通下水道、通马桶。”刘勤堂说,过年人多,家里的下水道、马桶经常堵,这是他最忙的时候。“问题不解决,人家就过不好年。咱的力气是随身带的,歇歇就能过来,要是人家过不好年,一整年心里都不舒服。”就是这样简单、朴实的想法让刘勤堂选择多数人在家安心过年时出门为居民服务。
只要接到求助电话,就算是三更半夜刘勤堂也会起床,他的电话成了服务热线。
由于居民求助种类多,需要用到的维修工具也是五花八门,刘勤堂自费购买了很多工具,电锤、梯子、扳手、切割机等家里都有。
“冬天一身冰,夏天一身汗”,这是刘勤堂的生活写照。有一次晚上8时许,小区下水道堵了,他穿着雨靴拿着铁锹挖了两个小时才疏通,刚到家换好衣服,又接到电话,有户居民家水管漏水,他赶去解决回来后已是次日凌晨2时。
刘勤堂在社区威望很高,平时居民家里的红白喜事都是刘勤堂牵头操办。“忙是忙点儿,但小区里的人对我都很好,前段时间,有人看我来回跑着累,就送我一辆自行车。”刘勤堂说,人心换人心,他觉得吃再多苦也值得。
责任编辑:李金芳

佛山各民办初中招生工作方案29日起发布
北关区扎实开展环保知识进课堂活动
市领导在给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授课时指出: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2018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综述
复核条件不符的家庭将限期腾退
淇滨区兰苑社区刘勤堂义务为居民服务,被称为“活雷锋”
河西区与京东集团推进项目落地
光明街道美域第三社区举办“看魅力光明 建和谐社区”消夏晚会
失联42小时!日照92岁走失老人奇迹找到!更幸运的是……
我市成立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东莞市水务局积极推进巡视整改工作
领执照“三步”变“两步”
通山国有一盘丘林场助力邻近村组群众精准脱贫
直属海事处开展春节前渡运安全知识培训
东营市卫生监督执法局举办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培训班
嘉兴海河联运发展迎新机遇
德保:“订单式”技能扶贫 授贫困户以“渔”
休渔期渔民从哪来收入?扶贫招聘会进入雷州市海角村
趣味科普进校园
如东一男子为修化粪池盖报假警 谎称小孩儿掉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