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青,男,汉族,1971年生,广东省高州市人,中共党员。1991年大专毕业,现任高州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会员,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博工作和地方文化研究。主持过《高凉古韵——高州历史文物陈列》、《南路风雷——高州革命斗争史展览》、《年代记忆——高州老物件老照片展览》等陈列,多次参加广东省大型考古发掘项目,参与高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主持高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绩显著,曾获“广东省基层先进文化工作者”、“广东省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茂名市文博系统创优争先先进个人”、“高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被聘为广东省传统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茂名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入选2017年度“茂名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曾在《中国文物报》、《文物工作》、《广东文物》等刊物以及广东省文博学会会刊、各类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和专业文章3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高州社会历史调查》,主编过馆内多种学术资料和图录,并曾参与《高州文物志》、《高州市域历史文化资源》、《高州冼夫人研究》、《高州风景名胜》等书的编辑工作。
陈冬青,广东省高州市人。1991年于深圳师范专科学校(今已并入深圳大学)政史系毕业,当年8月被分配到高州市博物馆。20多年来工作认真,成绩突出,2012年被评聘为文博副研究馆员,是茂名地区第一个文博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获得者。曾被推荐为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候选成员,2015年入选茂名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2016年入选为广东省建筑业协会传统建筑专家库成员,被茂名市人大常委会聘为立法咨询专家。从专业技术角度看,堪称“茂名文博第一人”。
主持高州博物馆一切业务开展 使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从1999年起陈冬青同志就开始担任领导职务主持博物馆工作,他热爱事业,认真负责,事必躬亲,尤其是专业技术工作,不少都是亲自策划,独立完成,博物馆近年所取得成就可以说离不开他的努力,下面主要列举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落实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主持了对观山馆舍的改造利用,使博物馆馆舍从无到有,基础设施从落后到基本完善,陈列展览得以正常举办,并于2004年对外开放,2009年以来更是全面实行免费开放。高州博物馆现被定为高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茂名市文博示范单位,被评为高州市文明单位。
二是为适应免费开放的形势和要求,主持了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更新,设计制作基本陈列《高凉古韵——高州历史文物陈列》以及《千年俚人——洛湛铁路建设工程范围考古成果展》、《中国古代大铁炮展览》等2个专题陈列,从资料搜集、内容设计(包括版面设计)、展品方案到展示效果设计,均独立完成。这几个展览已在馆内长期展出,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上级视察和兄弟县市来访,往往都要到馆参观,博物馆真正成为展示高州历史和文化的窗口,成为高州又一处标志性的文化景观,高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
此外,每年还举办相应临时展览,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和社区等活动,举办历史讲座,开办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工作都是其亲自策划和主持,充分发挥了博物馆职能,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主持开展对文物的调查、鉴别和征集,近年来先后征集到各类文物资料2000多件,尤其是一批反映民间社会生产生活的民俗文物以及高州老照片,充实了馆藏,填补了部分空白,为博物馆的研究展览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
四是主持做好“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管理系统”项目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2009年以来先后开展的两项重大国家任务,高州共完成了博物馆及其他国有收藏单位共2600多件/套(实际数量14500多件)藏品信息采集,对每一件文物都进行断代、定性和描述等专业技术业务。
深入开展市域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 成果显著
出于对地方文化和博物馆事业的热爱,二十多年来陈冬青同志自觉自愿地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其足迹踏遍全市各镇、街道办以及几乎所有的村委会。经其调查发现的文物史迹80多处(不含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发现古碑刻、古文献(族谱)一大批,发现地方特色民俗多项,撰写记录十多万字。其中不少是鲜为人知的,如茂岭古道、唐代堪舆大师杨筠松的祭祀庙、水上人的朝会(一种祖先崇拜仪式)等,茂岭古道已受到广东省古驿道项目研究机构的关注,杨筠松庙宇更是被作为杨公文化、堪舆文化的代表史迹,朝会也吸引了香港、台湾、厦门等地民俗学者的关注。此外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对于全部303个文物点的登录也多有参与。这些调查工作为保护管理以及深入挖掘和宣传高州的历史文化特色、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数据。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在地域文化方面成绩尤著、影响尤多
先后加入茂名市历史学会、高州市冼夫人研究会、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曾任高州市冼夫人研究会副会长,多次被评为茂名市历史学会、高州市冼夫人研究会积极分子。
先后在《中国文物报》、《文物工作》、《广东文物》等刊物及省文博学会、民族研究学会的论文集上发表专业文章和论文20多篇/次;参加省级(省际)学术会议9次,其中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学术交流会2次。
2011年,陈冬青同志研究成果引起了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的关注,在其指导、帮助下,他以调查记录为基础,独立撰写了《高州社会历史调查》一书,不费单位或个人一分钱,由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作为“泛珠三角历史与社会丛书”的第一辑公开出版发行(书号isbn 978-988-99839-0-1),在海内外高校和文博机构之间交流。
在“冼夫人文化”的研究、宣传方面成果也颇多。多次参加本市及茂名、阳江、海南等地的冼夫人文化研讨会。其学术文章《试析冼夫人军事才能》、《高州地区冼太庙述略》、《高州冼夫人文化遗迹概述》等受到一致好评。此外对高城冼太庙的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也多有贡献,例如《冼夫人历史文化陈列》的设计布展,电视宣传片解说词、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文博示范单位材料的编写等等。
由于其在地方文化上的成就和影响,陈冬青同志还曾作为专家在央视4套《走遍中国》、南方电视台《华夏探秘》、广东电视台“地名文化故事纪录片”等节目接受采访,介绍高州文物文化。多次协助高州电视台《高州风情》、《魅力高州》相关节目的拍摄。至于在茂名、高州的电视新闻上接受采访介绍更是不下数十次。
协助文广新局开展文物保护管理相关行政业务 充分发挥出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作用
包括参与完成宝光塔等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档案;参与开展中山纪念堂和广南医院旧址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路和南华路申报省历史文化街区的推荐工作(均已获得通过);做好高州革命旧址南皋学舍的保护维修和开放利用工作;协助高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加强文物保护,率博物馆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等等。相关工作多不胜数,在此不一一列举。
宁德市闽东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梅江区交通运输局到西阳镇检测验收农村公路项目
河北省首家县级档案目标管理AAAAAA级单位花落冀州区检察院
武江区:对标“四个走在前列”聚力真抓实干
5月10日起-6月10日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申请开始受理
用心专注文博研究廿七载
天气忽冷忽热不知道该穿什么?穿衣宝典教你一招
龙湖区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双峰县红十字会联合县中医医院开展扶贫义诊活动
华侨中学计划增设公办初中
礼泉五措并举全力冲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验收
常见水果挑选技巧
王瑰曙在岳阳分会场作经验介绍发言
哈啰网约车上线 继美团高德后又一开通网约车业务
主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地图”正式出炉
禹王台区社保局扎实开展社会保险实地稽核工作
窨井盖破碎 小心"坑"人 12345:已联系相关部门维修
2018.08.16东营市城镇居民消费品一周价格监测报表
残疾预防进社区进校园 进家庭哈市举行第二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
梁园区水池铺乡:实干成就事业 奋斗创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