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没有尽头,探索永不止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并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发展新形势、改革新任务,市公管局将改革创新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回顾2017年,完成工程项目223批次,工程预算6.87亿元,实际成交金额5.66亿元,节约资金1.21亿元,节约率17.61%;完成政府采购104批次,采购预算4.77亿元,实际成交金额4.13亿元,节约0.64亿元,节约率15.50%……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勃勃生机的背后,是一众“公管人”的默默付出。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看到了一项覆盖标前、标中和标后的监管机制正逐步走向成熟,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已然呈现在大众面前,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驶入了全面加速的轨道,释放出振奋人心的巨大能量。
审核在前 搭建招标“防火墙”
“今年已经是我们标前审核科成立的第六个年头了。”标前审核科科长佘静芬说道。时间回到2013年5月,作为招投标管理的核心工作,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预算控制价是最容易出现“隐形错误”的环节,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方位监督控制,市公管局成立了标前审核科,通过公开招标确立了标前审核中介库,探索开启全省先河。
“我们做标前审核就是做‘加减法’。控制价过高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围标串标增多等现象发生。清单漏项错项导致的控制价过低则会造成建设过程中工程量的变更,影响施工进度,加大审核风险。”佘静芬向记者介绍道。
招标项目进入招标程序前,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先进行工程造价编制,然后再由标前审核科按照编、审分离的原则,从中介企业库中随机抽取审核单位,采取收集资料与实地察看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进行审核把关。并实行标前审核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业主单位、预算编制单位、审核单位共同研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编审工作要求。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通过标前审核,使得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疏漏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变更事项,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017年,标前审核科完成送审项目72个,审核项目资金6.28亿元,其中,核增388.03万元,核减2031.79万元,两比核减1643.76万元。“我们工作的初衷不是为了‘挑刺儿’,而是追求合理控制,从源头上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佘静芬如是说。
委托执法 织密监管“防护网”
如何让公共资源交易更阳光、更公平、更高效?监管执法问题一直是治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痛点难点。
“我们的监管工作是没有执法权限的,以前只是做一些初步调查,具体监督执法还是要项目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时间、资源都在一来二去间浪费了。”交易监管科科长杨军说道。
2017年3月,市公管局组织工作人员到安徽明光市等地调研学习;6月22日,政府办组织宁国市招投标监督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讨论《宁国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实施委托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方案》;11月2日,经市编委会研究,同意设置公共资源交易执法大队……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我们走来一步一脚印,蹄疾而步稳。
“目前,已经和交通、水务、财政等部门签订了委托执法书。这为我们后续开展行政执法工作铺好了路,在合法依规的基础上,委托部门对我们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实行‘见章盖章’,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杨军向记者介绍道。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为切实改变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九龙治水”的局面,推行委托执法这一改革,我市动作快、落地实,走在了县级前列。今年,该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培训,积极开展委托执法,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助力 斩断交易“人情链”
搭乘信息技术发展的东风,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市公管局全面发力以“互联网+”推进改革进程。
如今在开标现场,告别又厚又重的投标文件,只需随身携带着几张轻便的电子光盘,不少投标人都感叹道,“解放了双手,也不必来回奔波,真是太方便了。”而这样的改变正得益于,我市全面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的改革。把“人治”让给“机器”,不仅大大节约了招投标参与各方的时间和空间成本,更能保障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招标过程的规范科学、评标活动的公正合理。
同时,电子化在监管和交易领域也大有作为。利用第三方“建设通”(购买第三方中介服务网站)信息平台查询投标企业相关信用信息,“有些企业信息只通过百度等搜索,出来的结果是不全面的,一旦产生疏漏,可能我们又要从头开始,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也是我们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举措。”杨军向记者介绍道,“在标中,我们采取了“开、评标现场视频直播间”的形式,对各开标、评标场地实时声像监控。在标后,通过使用广域网定位考勤系统,对项目关键人员进行考勤管理。”
人脸识别和物联网技术的使用,正是使工程监管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无需人到施工现场,只要打开系统网页,姓名、岗位、达标率等信息一目了然,从根本上杜绝了顶替打卡、带离现场考勤、指纹造假等行为,有效遏制了围标、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协议供货商到网上商城,电子化使我们的采购更加公开透明。年底我们推进了‘徽采宣城商城’的使用,通过网上操作实现采购全程痕迹化管理。”市公管局副局长李相阳说道。如今,网上商城的数据每天都在刷新,“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政府采购项目“淘宝”完成,自2017年11月21日启用以来,截至到12月底,完成了订单153批次,总成交额82万元,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也提高了采购效率。李相阳表示,“接下来,我们会加强对平台的监管,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价考核,避免恶意竞价、虚假上架等情况发生,在让市场说了算的同时,也让供应商无法浑水摸鱼。”
“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在全面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领域推进深化改革,我们走出了勇气,走出了担当。“继续坚持以改革作为推进公管工作的抓手,使改革真正服务于发展,今年我们已经着手,并将着力做好重点项目特别是重点民生工程的全程跟踪服务,让改革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惠及更多群众。”市公管局局长汪国成说道。
鼓点急促,号角声催。新一年翻开新篇章,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改革之路未有穷期,我市正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速度一路向前,翻过一山又一山,再待回首时,离天不足“三尺三”。
[实干争先这两年 产业转型看宜宾]双轮驱动 企业家眼中的宜宾模式
我市对市直机关科级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培训
共青城市耀邦红军小学开展防溺水专项活动
市第五工作组陪同省工作组赴宿松县开展"四送一服"活动
浅水里玩耍 两岁女童溺水 炎炎夏日要清凉更要注意安全
宁国市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
2018年6月1日市水利局《行风热线》上线反馈
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全力加快"百日百项大行动"相关项目建设
林洁出席福田区统一战线服务中心揭牌活动
叔侄久别重逢后咋就腰腹疼了? 侄子热情一抱,叔叔断了两根肋骨
前三季度靖江港货物吞吐量过亿吨
这个中国自媒体人给彭斯副总统写了一封公开信!
开展法律援助 构建和谐家庭
定海又添新景观 首个节水主题公园下月启用
广饶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三项措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小村庄里有颗科技“大心脏”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发布深圳—以色列第七轮科技研发合作联合资助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天津新城吾悦广场抖友音乐盛典 5月25日开唱
安溪18岁少女已成家中“支柱” 不菲学费成拦路虎
长葛市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