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恩施市召开全市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暨厕所革命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勇要求,要首抓认识,坚持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厕所的要求,对“脏、乱、差”三个字下手,切实提高民众幸福感,形成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恩施新闻网》5月29日)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还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氛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线。近年来,恩施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涵养发展、同步小康的发展战略,通过开展“六城”同创、力推城乡生态游、招商引进创建环保产业等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恩施市森林覆盖率达64.77% ,拥有森林面积408.050万亩;每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达350天以上……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全在于恩施市把守护碧水蓝天写进制度,严守生态“红线”,经常开展环境督查整改“回头看”。
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恩施市还将通过何等方式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呢?这还需将绿色打造成招牌,将低碳生活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将可持续发展长远践行,力促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将绿色生态视作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让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能创造出经济财富与社会财富,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跻身于生态环境保护行列中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开启低碳环保的生活模式,需要全民参与共建共维,从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白色污染物”,保护清江母亲河、防治土壤板结酸化、栽种经济林果木等,确保在呵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致富增收,让恩施的山青水绿天蓝,城乡变得更加美丽。
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我们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不断完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构建绿色的创新体系,解决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格局,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美丽绿色恩施得到提速发展。
痛心!两岁婴儿患艾滋,可能是在医院感染
【寻人后续】普陀走失男子已被找到
市三医院: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尚
洪梅:部署动员做好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
"回家"2017大型公益救助盛典举行 26名走失人员回家
曹思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并驾齐驱
阳江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7月份南京这9家景点有免费开放日 需提前预约
首届淮海书展暨第八届江苏书展分展场筹备工作推进会召开
印尼强震引发海啸已致384人死亡
本市土地市场成交3宗住宅用地
窗口岗位乐奉献无怨无悔展形象
大鹏新区葵涌团工委开展“骑兵护河治水 助力生态大鹏”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标语
怀远县疾控中心开展春节期间卫生知识宣传活动
张家界与荷兰海牙的旅游“联姻”
蕉城区检察院公布一批盗窃案件典型案例
全市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
屏南:[聚焦省运会]青少部拳击比赛热力开赛
景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办案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