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骏 实习生 黄静怡
抬龛、迎銮驾、进馔、行六佾舞、望燎、读祖训、巡迎……
樟木贴金的手工雕刻神龛、銮驾,2个开锣,2把掌扇,4面幡,8面龙旗,8面虎旗,36对銮驾……
4月18日上午,在金华山大佛寺“三月三文化旅游节”上,一场庄严肃穆、气势宏大的“荥阳县开国男复进爵郡侯郑忠愍公祭祀大典”在菩提广场举行,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看。这是一场纪念南宋抗金名臣郑刚中的祭祀,已由郑氏后裔传承860多年(“文革”期间曾中断)。1997年,郑氏后裔恢复了家族传承的每年一次家祭、五年一次大祭,至今已举行多次,而且越来越正规。
郑刚中是谁?为何他可以得到宋高宗赐建的郑忠愍公神龛一个(按最高规格十六人抬龛)、御笔的“正气凛然”“君臣一心”八字彩幛一对?他与曹宅、与大佛寺有何渊源?
让我们翻开长长的历史,来看看南宋名臣郑刚中博大深沉的家国情怀。
金华唯一的探花,是个抗金名臣
对于金华史上的名人,骆宾王、吕祖谦、陈亮、李渔等名字及其事迹,很多人耳熟能详,而郑刚中则相对不太为人所知。但在历史上,郑刚中颇有名声,他是南宋名臣,与岳飞、宗泽齐名,是金华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相继任礼部侍郎、川陕宣谕使、四川宣抚副使等要职,为人刚正不阿,立主抗金,后受大奸臣秦桧所害。
金东区郑刚中文化研究会曾拍摄《郑刚中故里行》录像片,解说词由金东区文联原主席张根芳所写,透过这些图像、文字资料,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郑刚中。在张根芳看来,郑刚中文章照耀一时,功绩享誉西蜀,而北山高拔之气势,双溪柔美之情态,孕育了郑刚中这般爱憎分明、刚柔兼备的骄子。
郑刚中(1088—1154),字亨仲,金华郑宅(今曹宅镇曹宅村)人,自幼聪颖,嗜读书。绍兴二年(1132),郑刚中在殿试中获进士甲科第三名,一举成为探花郎。
郑刚中初授左文林郎,任温州判官。时值旱荒,郑刚中行走于灾民间,责富民赈济,使百姓得以生存,灾情很快缓解,社会稳定,其才能得到秦桧的赏识和提拔。然而,在针对金人南侵、是战是和的问题上,郑刚中没有因为秦桧对他的重用而迁就,力主抗金,使秦桧心怀不满。之后,又在主政四川时,积极武备,军屯自给,使战局处于有利地位。秦桧派人要郑刚中拿出三万两送往朝廷,郑刚中不进,秦桧不悦。由于郑刚中的属下众多将领不听秦桧使唤,便一个个被秦桧查办排除,使军官人人自危,并有人起而反叛,让秦桧有了陷害郑刚中的口实,将其充军至广东封州。
到封州后,郑刚中处之坦然,研究《易经》六十四卦之说,手书《华严经》,以诗文自娱。“留封六年,无怨愤之意见于词色。俄寝疾,索纸笔,书两颂,不久悄然而逝。”时为绍兴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是郑刚中的生日,享年67岁。第二年,秦桧死后,郑刚中案昭雪。宋高宗下诏恢复他资政殿大学士衔,追谥“忠愍”。
作品入选《四库全书》数量为金华历代名人之最
郑刚中不仅为官颇有政绩有民望,抗金有胆识有谋略,还留下了很多诗文著作。他的《北山集》《周易窥余》《经史专音》《论语解》《孟子解》等,都被选入四库全书,是金华历代名人中著作入选四库全书最多的一个。
据张根芳介绍,郑刚中24岁离开金华,长期在陕西、四川等地任职,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念,常常借诗遥寄乡愁。“春浅酒寒人密座,花深雨细蝶移枝。十年未解作归计,此恨故园莺自知。”一首《怀山居》,满满怀乡之情。
郑刚中在故乡时,经常去游览北山,也去大佛寺(原名西岩禅寺)。据《金华郑氏族谱》和大佛寺相关资料记载,郑刚中为官之后曾经回过几次故乡,每次必去大佛寺,在那里散心闲游,品茶会友吟诗,每次离开故乡之前,也会去大佛寺祭拜、祈祷。他写过一首记录大佛寺闲游的小诗《题西岩》:“终日徘徊得好凉,一怀炎暑变冰霜。会须月上出山去,更看芰荷生夜香。”
郑刚中擅长借景抒情。“金华山下赤松乡,何日横门杜短墙。皮几鹑衣甘淡泊,竹荫花径任徜徉。雨余静听溪流激,风过时闻稻米香。缄负此心刚未遂,羡渠陶子傲羲皇。”这首《此心》,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才切入正题。“负”也只能负,“未遂”又如何?此恨无绝期。对照诗人的坎坷一生,《此心》昭昭,真是句句无冤,字字生怒。
最值得一提的,是郑刚中撰写的《周易窥余》。这本书综合了古代诸多易学研究典籍之精华,是金华唯一一本易学经典,在海内外影响很大,成为台湾、香港地区一些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必读书目。编入《四库全书》的《周易窥余》共15卷,是根据明代《永乐大典》所辑珍本编入。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从《四库全书》全文编录的166部易学论著中精选41部,编成《四库易学丛刊》,郑刚中的《周易窥余》又被选中影印出版,该书在易学研究史上的学术地位和价值可见一斑。
郑氏后裔不遗余力弘先祖之志
2011年底,金东区曹宅镇郭门村组织成立了郑刚中文化研究会,现有会员80多人,除了少数专家、学者作为顾问级会员,其他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以郭门村村民为主。
会长郑生余说,研究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编辑会刊创刊号《北山》,刻录介绍郑刚中事迹的光盘,组织编撰郑氏族谱,并举办了多次大规模的祭祖活动。他们经常到村边的郑刚中墓上做绿化、洁化工作,还曾多次赴全国各地参加郑氏宗亲会、联谊会等,扩大了郑刚中的知名度。如今,郑刚中文化研究会有自己的办公大楼,有自己的邮票、信封、纪念币,有自己的会徽、会刊,还有自己的党支部……
郑刚中墓原址位于曹宅镇长山垅水库库区,由于水库扩容需要,坟墓搬迁至长山垅水库下游。原来墓园的那些精美的南宋砖雕和护卫在墓前的两列石马,现保存在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2007年11月12日,新墓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仪式。墓区下方立了多块石碑,一块是县级文保,一块是金东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一块是时任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题写的“两岸郑氏和谐纪念碑”。
离郭门村一两公里路,有一座寺庙,以前叫西岩寺,原名石佛寺,这是郑刚中出道前常去的地方。当天,四面八方的乡民赶到大佛寺参加“三月三”民俗活动,却偶遇了一场祭祖大典,“认识”了郑刚中这个史上知名的大乡贤。
《金华郑氏宗谱》记载,郑刚中案得以昭雪后,宋高宗恢复其资政殿学士的官职,追谥“忠愍”,特下旨在其故里金华郡拱坦郑宅(今曹宅)和赤松宮宝积观敕建郑忠愍公祠和郑忠愍公别祠、金华郑氏宗祠,并赐郑忠愍半副銮驾,为郑忠愍公重新举行灵柩安葬,赐长山垅郑忠愍墓地,命名为“五凤楼”;在前后山上建祭坛,赐名前后祭山;其妻石氏封咸宁永宁二郡太夫人;其先祖八代荣封,子嗣荣封,享太庙供春夏秋冬四季祭祀;拱坦郑氏宗祠所在之巷赐名“金龙巷”,立八字门。宋高宗赐建郑忠愍公神龛一个,按最高规格十六人抬龛,另外还有御笔“正气凛然”“君臣一心”八个大字的彩幛一对。
据介绍,郑刚中葬礼结束后,这半副銮驾就一直存放在拱坦街上的郑氏宗祠,和圣旨、郑刚中的印章、名篇《感雪竹赋》一起世代供奉,代代相传。传说,过去历任金华知府,到任后都要到拱坦郑氏宗祠拜谒这半副銮驾。
郑刚中第35代玄孙、全国最大的家谱数据库企业——浙江成蹊信息文化公司负责人郑小杰说,从1997年起,郑氏后裔开始恢复郑忠愍公祭祀大典。2015年11月,来自世界各地的郑氏后裔派了35个代表团共5000多人在曹宅郑刚中墓前举行大祭,传承、弘扬先祖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在政府主管部门和郑氏后裔的努力下,这场旨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祭祀大典得以高度复原。
2016年,金东区郑刚中文化研究会集资800多万元,对郑忠愍公祭祀大典的銮驾和神龛、五供等祭祀用品进行恢复,按照族谱记载的礼制定制了祭祀用的宋代汉服,并按公侯祭祀的要求,请浙江省艺术学院派专业老师进行六佾舞的编排、指导,这在今年得到了更好的展现。他们还集资建设了“郑刚中文化活动中心”,一楼用于郑忠愍公祭祀大典銮驾、神龛的陈列与保护,并恢复古代祭祀仪程,保证传承有序。
小葫芦 大世界 葫芦彩绘传承人的艺术人生
中消协发布中秋国庆消费提示 消费者防欺诈需要留个心眼儿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晋江经验:爱拼才会赢
贵阳市出台《方案》 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核
“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演讲比赛举行
南宋名臣郑刚中:一个不该被淡忘的金华名人
《淮北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办法》集中宣传启动仪式举行
瞄着“精准”用力
钦北“2017•春风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3分钟就搞定?深圳人可用手机一键缴社保了!
银城铺镇三举措推进“气代煤”工作
2018年7月16日-7月21日“志愿在康园”
上官吉庆在市应急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 全面提升我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建设“品质西安”“平安西安”提供坚强保障
工商部门查处一起淘宝网店销售假冒商品案
芦桥沟生态湿地公园完工
我市新增4个省级农业产业平台
汨罗:研究解决企业难题,推动产业项目建设提质
房地产交易办税只需7分钟 两江新区税务局率先试点智能办税新模式
浙江万里学院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公告
天津天后宫举办秋祭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