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阴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文化惠民活动更加丰富,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文化设施基础更“实”。
大学生华宇杰在张纯如纪念馆与淮阴工学院联合举办12.13国家公祭日活动上作了诗朗诵,他说,张纯如纪念馆的建成让更多人直面这段真实的历史。自4月份正式开馆以来,张纯如纪念馆接待参观近10万人次,在海内外华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淮师二附小三年级的学生于梦洁在妈妈的带领下,已经参加了数十场免费公益讲座,还报名了暑期儿童画培训班。据了解,今年以来,区文广新局以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安排区文化馆利用暑假开设了钢琴、古筝、合唱、声乐、儿童画等共5个艺术门类免费培训班,图书馆开设免费公益讲座10场,受益群众超千人。城区随处可见的图书漂流点也是淮阴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面愈加广泛的标志之一。今年年初淮阴区成立了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并结合淮阴区爱心文化特色,于4.23世界读书日启动了“爱心淮阴”全民读书节,联动开展大型专题读书活动16场,先后在城区新建设立了图书漂流点21个,新增配备图书漂流车1辆,设立了“爱心阅吧”10个,全民阅读平台更广。 同时完成提升改造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2个。建成文化馆分馆3个、创成五星级农家书屋1个。
文化惠民活动更“活”。
作为一名专业的表演指导老师,王春芬见证了淮阴区业余文艺团队的成长。“群众的积极性很高。”王春芬介绍说,2017年的1、2月份她曾三次去陈集对团队进行培训,在区文化馆内培训10次以上,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如陈集“迎新年”、王营镇广场舞活动,包括京剧(《红灯记》)、歌舞(《绣红旗》)等。
2017年以来,文明城市创建专题巡演、“缤纷四季.乡约淮阴”旅游文化节演出、纪念建军90周年系列演出,百姓广场文化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巡演及城乡业余文艺团队联动演出千余场,新创群文节目近30个。国庆期间在黄河广场举行的“畅享淮音 喜迎十九大”2017年国庆广场百姓文化周活动,尽管下雨,仍旧有数百名观众打着雨伞前来观看。目前淮阴区共有38支业余文艺团队,迄今为止,城区11队,演出了664场;农村27队,演出了359场。全年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超千场,每次展演群众观看人数平均都在500以上,多至千人,观看群众总计达数十万人次,遍及淮阴各个乡镇与周边地区。
文化旅游品牌更“靓”
2017年是淮阴区的旅游推介年。4月份以来,“缤纷四季•乡约淮阴”2017年乡村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淮安首届蝴蝶兰博览会开幕式、首届生态采摘文化节、秋季研学游、县区旅游局长卖旅游等大型主题文旅活动相继开展,在全市乃至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仅活动期间,景区(点)接待量约150万人(次),收入达1700万元。
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年初区委区政府将文化产业纳入全区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文化产业成效显著,全年新增“三上”文化企业9个;组织申报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5个。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创意+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互动模式在淮阴区各个角落唱响,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母爱文化、绿色文化等特色资源被深入挖掘,通过对现有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特色旅游项目的整合,积极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准确定位“赏花踏青、采摘农趣、红色研学、休闲美食”等旅游需求,开展“生态游、采摘游、研学游、亲子游”等主题活动,各类文化旅游品牌叫得愈发响亮。
淮阴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将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设施基础,力争启动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争取全年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不少于1000场;进一步扩大文旅融合发展效应,创建星级乡村旅游点1个以上,新增“三上”文化企业不少于3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最新精神要求,根据省市区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步一个脚印,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
主流日照|小海豹“早”知道(2018.7.9)
首届安徽省“戏曲进校园”文艺汇演首场演出昨举行
热热热 绵州清凉好去处
平安集团向田东县捐赠60万元医疗设备
出行注意!宜昌新开2条公交线路,部分线路有调整
淮阴区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明经济开发区贡川产业园平台建设初显成效
光影中国网“环保杯·美丽南阳摄影大赛-走进大美淅川”拍摄活动成功举办
天立路桥公司推进大幕樱花旅游路建设
井冈山全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
东丰县委书记郑一明等领导走访慰问贫困劳模
【榆树市】高中会到榆树市八号镇为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
我市召开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不是百分比
蓬溪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大亚湾区高新企业落户 最高补贴300万元
黄山区:9万亩稻田开镰收割
方红卫检查中心城区雨污分流项目进展情况
市食药监部门严厉打击酒类食品违法行为
我市前5月重点项目进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