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0时30分讯(记者 刘岱松)一枚枚陈旧却散发着光辉的校庆纪念章、一幅幅记录着旧时复旦学子们音容笑貌的老照片……回顾那段复旦师生过去在北碚同甘共苦的岁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杨感概万千。昨(19)日,重庆市北碚区举行复旦大学纪念抗战内迁80周年系列活动,上海复旦大学相关领导及教师、复旦大学重庆校友来到复旦大学北碚旧址,穿越80年时光,再度感受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复旦大学教育培训基地揭牌仪式。记者 刘岱松 摄两大培训基地北碚揭牌 重庆将加强与复旦校地合作
1938年至1946年,复旦大学西迁至重庆,在北碚夏坝,复旦师生们渡过了8年6个月的难忘时光。在敌机轰炸、办学艰难的情况下,复旦师生们依然坚持教学和科研,在北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悉,当时学校共设有5院22系及两专修科,师生达2400余人。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左)参观北碚复旦校史馆。记者 刘岱松 摄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杨一行参观的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史纪念馆,正是当年复旦大学扎根北碚的旧址。目前,纪念馆共有13个专题与近200幅照片,并详细展现了复旦大学在重庆8年的办学历史,以及创校名人、知名校友和抗战时期为国牺牲的复旦师生们的事迹。
故事中的人已经远去,但抗日时期复旦师生们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却在重庆上海两地人民心中扎根。“内迁时期是复旦百年历程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复旦精神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焦扬现场表示,复旦内迁校史,是复旦精神的重要源泉、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如今追忆这段历史,是为了更深切地体会感悟复旦精神,赋予复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同时,焦扬也对当地党委、政府能保存如此多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史料表示感谢。
在纪念活动现场,焦扬一行为“复旦大学实习实践基地”、“复旦大学教育培训基地”举行揭牌仪式。据悉,重庆市将以本次建立两个学习培训基地为契机,与复旦大学在历史研究、红色资源开发、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深化校地合作。
焦扬一行在孙寒冰教授墓园献花。记者 刘岱松 摄随后,焦扬一行来到嘉陵江边孙寒冰教授墓前,悼念和缅怀所有抗战期间在此牺牲的复旦爱国师生,并向被日军轰炸牺牲的孙寒冰教授墓园献花。
复旦校史新书北碚首发 披露多项复旦内迁细节
参观活动结束后,在重庆市委、北碚区委相关领导陪同下,复旦师生一行来到北碚区行政中心,参与复旦大学纪念抗战内迁8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校史专家、重庆复旦中学领导、复旦大学在渝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围绕复旦大学抗战内迁的相关历史、北碚旧址修缮保护等相关情况进行了发言。
《烽火中的复旦》赠书仪式。记者 刘岱松 摄座谈会上,首次对外发布了《烽火中的复旦》一书,该书将由复旦大学档案馆赠予北碚区博物馆、重庆复旦中学。
“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教育要深入,要有发展,都必须要有为国家服务的意识。”谈及自己为什么要研究这段历史,《烽火中的复旦》作者之一,复旦大学校史专家杨家润表示,再现复旦西迁的历史,正是要反映战时复旦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管在当前过去,都是应该存在的。
复旦大学校史专家杨家润在座谈会上发言。 记者 刘岱松 摄同时,杨家润也向记者透露,《烽火中的复旦》不仅仅是对复旦西迁岁月的简单梳理,书中涉及到人物、故事,都经过再三考证,才呈现于书中。复旦内迁过程中众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将由《烽火中的复旦》首次对外披露。
座谈会现场。记者 刘岱松 摄“传承复旦人的内迁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内迁校史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引导更多专家、师生和校友参与内迁校史的研究传播工作;要把弘扬内迁精神、传播内迁校史融入爱国荣校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座谈会上表示,要进一步深化与重庆和北碚有关方面的合作,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这笔精神财富。
2018年珠澳合作会议在珠海召开 珠澳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 携手打造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
“人才新政24条”将出第二批配套实施细则
金石镇安排部署贫困退出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
把冰雪经济巨大潜力转化为振兴发展新动能
市棚改办积极探索棚户区改造融资途径
复旦精神 北碚传承 北碚举行复旦大学抗战内迁80周年纪念活动
别再乱停了 共享单车有了停放点
徐州经开区发布硅材料及光伏产品品牌建设方案
玉峰村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民宿
乡村美 游客乐 农家富
新春庙会昨开幕 八大活动贺新年,持续至3月10日
临时取消康复巷单行道发布绕行方案交警部门积极应对部分路段拥堵现状
绕城高速加强拼接路段值守 确保国庆长假道路安全顺畅
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
餐饮业油烟整治 祁门在行动
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未央区水务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 小区创建工作
朝天区七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
保定市第四职业中学新能源汽车理虚实一体化实训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二次)
雅安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工作推进会
龙海:禁燃禁放烟花爆竹 守护一城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