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晋城、郑州、焦作两省三地举行的晋郑、晋焦城际公交开通仪式现场,本报记者化身网络主播,以当下最流行的直播形式,采访现场实况,让更多的网友在第一时间看到城际公交开通的真实画面。
第一次当主播感觉怎么样?直播现场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几位“主播”的第一次直播感受。
默契的团队协作感动了我们彼此
记者袁泉(右1)手持直播设备在做网络直播。
虽然不是第一次网络直播了,但却是第一次和同事们团队协作,喜欢团队作战的感觉,大家互相帮衬,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我们组从纸媒报道到摄影和网络直播,一共七人,负责通车仪式现场及乘坐首班发往焦作的城际公交车相关报道。从早上六点半到下午三点由焦作返回晋城,我们没有喝一口水,午饭都没来及吃,但是没有一人喊苦喊累。
团队合作能吃苦是前提,但还需要有默契,我们这组直播团队在现场分工明确,两位主播交替出境,一位直播,另一位负责协调联系采访人员,除此外还有一人专门与后台工作人员对接。在大风降温的天气里举着器材直播,不一会儿手就会冻的通红发僵,大家就轮流替换休息。直播时不能出现画外音,我们全靠手势比划都能懂得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的工作默契不仅让直播更顺利,也感动了我们彼此。
直播结束后的返回途中,大家兴奋地讨论着直播中的小故事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有这股干劲儿,我们的下一次直播会更好!本报记者 袁泉
心跳+温暖的网络直播首秀
记者赵明德(右2)在采访焦作乘客。
“到焦作的启动仪式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吧,给你个当‘网红’的机会。”上周五,接到通知时,心里一阵狂跳。做记者这么多年,进行网络直播还是头一回。
提前一天到达焦作,与焦作汽车客运总站的负责人沟通,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资料,为的是第二天的直播不出错。晚上11点,我和同事还在核对材料、写直播解说词,可强迫自己躺下之后依然翻来覆去睡不着。直播当天早晨5点我就爬起来熟悉解说词、检查直播设备。上午10点的活动,我们6点多就动身前往现场。一遍遍设计直播设备的行进路线,反复背诵解说词,力求万无一失。
这次直播让我没想到的是,焦作市民真的是太热情了。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即将前往晋城的焦作市民,他们热情地介绍焦作的著名景区和小吃,嘴皮子那叫一个溜,介绍完之后还不忘对着镜头欢迎晋城市民来焦作观光。在首趟发往晋城的班车上,很多焦作市民对着镜头欢呼,大喊:“晋城,我们来啦!”
不难看出,对晋城焦作城际公交的开通,焦作人民是非常开心的,而且在他们的眼里,晋城人、焦作人就是一家人。在这样的温暖氛围中,我的紧张消失的无影无踪,狂跳的心也渐渐平复,直播越来越轻松、顺利。
这次网络直播,是我和好几位同事的“首秀”。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赵明德
纸媒记者的忐忑直播
记者冯通(中)在采访市客运东站工作人员。
作为一名报社的文字记者,竟然要参加网络新媒体的直播,并且还要出镜做主播。说实话,得知这个消息后,对于自己能否完成任务,我还是有顾虑的。
一直以来,纸媒对于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求都很高,甚至可以说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纸媒记者对每一篇发表的稿件,都需要反复斟酌,多方核实以后才会交给编辑进行再加工,再经层层把关,最终才能刊登见报。而直播不一样,你说出的每句话,都是直接登报的“铅字”,对于我们这种习惯把文字反复修改的纸媒记者来说,无疑是种很大的挑战。
直播前一天,我和几位参与晋城现场直播的同事做了不少预案,但是真正直播的时候,其中许多方案并没有用上。不过,正因为我们直播时有了这些预案,确实让人安心不少。再加上大家的帮助,以及受访市民的积极配合,我们圆满完成了这次直播任务。
直播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前往焦作的首班省际公交车上遇到的几位晋城籍大学生,他们得知省级公交开通消息后,第一时间就买到首班车车票,并且相约一起前往焦作游玩。直播采访时,几位大学生表现抢眼,让现场气氛也活跃起来,大家全都积极配合,让我们的直播也更加顺利,让人十分暖心。本报记者 冯通
第一次直播紧张到大脑空白
记者李健在焦作市汽车客运总站为直播做准备。
借着晋城与焦作、郑州三地的城际公交开通,太行日报社做了一次两省三地的网络直播。无论对于报社,还是本人来说,这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于做惯了纸媒的我来说,第一次的直播让我感受到了大脑空白是什么样。
我与同事赵明德、高云一起负责焦作方面的直播,从前期领设备到到培训到调试效果,单位一遍,路上一遍,到了焦作再来一遍。为了能尽可能做到最好,大家提前一天到了焦作。当晚,我们找着客运中心的人采访,了解焦作当地的情况,寻求配合。直播当天上午10点的活动,6点多就起床,步行到焦作市汽车客运总站。因为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我们顺利采访到了第一位买到车票的乘客。
整体的采访还算顺利,就是当我一拿起话筒,看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大脑居然瞬间就空白了……
能顺口说出来的都是准备了多遍,烂熟于心的东西,实在记不得的只好按照平时采访的经验来。尤其是改变了平时的说话方式,更是一下不能适应,许多同事和朋友看到我前面的直播,第一时间给我发来了反馈信息让我注意哪一些地方。到第二次镜头再进入的时候,已经好多了。
本来准备等焦作第一批客人到晋城之后才结束采访的,结果因为时间问题直播提前结束,一下的变化让我紧张到不知所措。好在我们的后台和技术人员很棒,通过他们的指导与沟通,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任务。本报记者 李健
为我们的“随机应变”点个赞
记者吕媛(左1)在郑州客运东站采访乘客。
2月10日下午2点半,报社负责直播的所有工作人员在网络部进行了云平台直播的技术指导后,下午4点我们一行三人就从晋城出发直奔郑州客运北站,为第二天的直播进行准备。
11日直播时,郑州交运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他们第一班发车时间为10点半,我们就和报社沟通联系,希望10点25分左右将画面切到郑州现场,结果现场临时将发车时间定为10点20分,后来又在10点15分左右开始了剪彩发车,因为发车时间的多次改变,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短时间内只能临时把想好的思路重新打破,现场组织语言解说,幸好我们提前联系好采访对象,将郑州方面的发车班次及意义做了介绍,这才避免了直播空档的尴尬。
大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顺利平稳地完成网络直播任务,为我们自己的直播首秀点个赞!本报记者 吕媛
金口河:省森林草原防火督导组深入金口河区消防大队调研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河西区推动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
【新春走基层】一场场精彩演出背后的故事
省城南川河两岸绿道成风景长廊
视频|被坏人抓住该怎么挣脱? 特警队员走进川外教学生防身术
【聚焦晋城跨省城际公交开通 花絮】我的第一次直播
春节期间公交集团增加配车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017中国旅游总评榜 吉林旅游斩获7大奖项
市领导会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客人
市质监局召开工会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主席
东莞产业招商大会 吸金超4000亿
高明7名群众获扫黑除恶举报奖励金
广平县召开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议
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召开十九大精神宣讲会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济宁市开展第三季度淡水鱼养殖环节弧菌专项监测
轨道交通M3线有望年底开建 贯穿城市东西沿经十路走行
白兰红梅共书香——记市三八红旗手、分宜一小教师兰庆梅
新闻义工帮助下西安老太退车票开心跟儿还家
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大连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