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扶起摇晃的童年——写在2018年助残日来临之际


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在上课。
  是孩子们滋养了我
  李健梅,80后,爽朗爱笑。水电专业的她毕业后却当了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不同的是,她每天面对的孩子是一群聋哑的特殊儿童。
  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多在设计院或土木工程等行业工作,收入不菲。李健梅却没有后悔过,用她的话说,“我对教书育人,对公益事业,有一种情怀。”
  毕业后她就来到了防城港市,成为一名幼教。在一家私立幼儿园工作时,她接触到一名表现特殊的孩子。一向受孩子们欢迎的李健梅发现,当这个孩子哭闹的时候,她用尽方法都无法安抚。这孩子对玩具、对小伙伴和老师们,以及周边环境都毫无兴趣,不爱玩耍,常常莫名哭闹,情绪波动极大,表现比较极端。经验丰富的幼儿园园长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检查,最终诊断为自闭症。这件事震动了李健梅,她开始了解相关的知识,才发现,原来类似的特殊群体就在我们身边。2014年,李健梅偶然看到了市残联康复中心的招聘广告,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她还是抱着希望打通了电话,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机会,成为特殊教育队伍的一员。
  李健梅负责的是聋哑班,岗前培训回来,她揣着新学的知识准备大展手脚,却发现并不容易。班里的孩子们就仿佛猴子下山,精力非常旺盛,接受能力不一而同,非常考验耐心。她发现每一个残疾孩子都不一样,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说话学得快、有的听力比较好、有的学得比较慢。李健梅沉下心来慢慢摸索,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从日常行为到跟家长一起帮助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每一点滴的进步都让她由衷高兴。
  聊起困难,她想了想,说,最怕的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家长不理解。基本上每个家长的期望值都很高,希望孩子通过康复训练很快实现学会说话等能力。特殊儿童最好的康复时间是6岁之前,这类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一般孩子那么强,除了每天在康复中心接受训练,回家还要反复练习。康复训练需要家长陪护并一起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康复技巧的过程,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李健梅不仅要教孩子,更要把康复训练和教学技巧传授给家长。有的家长配合度很高,懂得举一反三;有的家长比较没有耐心,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沟通交流。她举了个例子:“比如‘f’音的发音练习,要让孩子懂得用到什么器官,怎么发声,要对着镜子练习,有的孩子可能一个学期都发不出来,这就很需要家长的配合,有的家长没有耐心,就会抱怨怎么教也教不会。”为了帮助家长提高康复意识,李健梅和同事们不仅要在集体课之外给每个孩子提供一对一单训,还要用本子记录进程,以便家长们参考教学。
  虽然很累,李健梅却热爱特教,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工作,还是可以投入一生的事业。她笑着说:“从小就喜欢帮助别人的那种感觉,感谢这个平台给了我机会,更感恩这些孩子们,不是我去帮助他们,是他们滋养了我。”
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王艳说,接触自闭症孩子之后,康复工作的难度远比她之前想象的难得多。自闭症孩子被说成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这名字听起来有些诗意,但做起康复工作来,却是十分艰难。
  自闭症孩子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旁人和别的事物在他眼里几乎不存在。他们接收信息无法同步。王艳说,“举个例子,出门时,你跟他说‘小朋友再见’,当时他不一定有反应,可能返回家的路上,过了某条河,某座桥时,他才接收、并处理这个信息,从而回应‘老师再见’。”自闭症孩子还会自我刺激,如自己拍打自己脸部、咬手指头、血淋淋的,还不觉得疼痛。就是说,有的没有痛感。他们有的认识食物,靠嗅觉而不是视觉。和人打招呼的方式,可能是狠狠地拍打你一下,或者,咬一下你的手臂。王艳就被咬过。所有的行为、心理,跟正常孩子完全不同。
  自闭症孩子专注于一个旋转的电风扇时,他可以盯上足足一天,甚至更久,直到累倒。走某一段路习惯于直行,但有某次拐弯之后,他就不知所措了。家长看到这种情形,顿时会感到崩溃,觉得前功尽弃。
  如何打开自闭这扇门,如何有效地干预、引导,就是康复老师的工作。通过接触、了解、评估、分析,康复老师要给每个学生做一个康复方案,因人施教。康复老师指导、训练孩子,同时也培训家长。毕竟,一年里,孩子在康复中心接受康复的时间有限,75%以上的时间还是和家长待在一起。因此,家庭训练、引导更为重要。整个家庭要同心,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4年来,王艳的学生有近100名。其中有近10%的孩子已和其他正常孩子上学,当然他们的成绩一时还赶不上,但总归回到正常人群当中。
  “做康复老师有一定的成就感,但也有挫败感。比如,训练后有一点小进步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康复中止。某一天遇上这个孩子时,他完全认不出你是谁……”王艳说,“做了母亲之后,我更知道如何去爱孩子,知道以后怎样才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心理世界。”
康复中心孩子的一幅画。
  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孩子
  接受康复训练
  从事特教两年多时间,黎茜班上的孩子多是脑瘫、智力障碍或多重障碍等症状,自理能力弱,教导起来特别难,不仅是个脑力活,更是个非常考验体能的体力活,这个瘦弱的90后姑娘却没有退却。
  从刚接触特殊儿童的害怕不安,到理解与怜惜,黎茜走过一段起伏变化的心理历程。特殊儿童多数自理能力比较弱,与人接触不懂控制力度,也难以用正常的方式表达情感,既容易伤到自己,也容易伤害别人。有些孩子会用力地打人,非常痛;有些孩子可能会突然冲上来咬你一口,黎茜却说,这都是正常的,有时,伤害也可能是表达喜欢的方式。
  罹患智障等疾病,不代表这些孩子不懂爱。黎茜收到过一份动人的礼物。一个小姑娘特别喜欢她,在家悄悄把几颗红枣放进书包,第二天到学校特地拿去送给她,让黎茜感动得不得了。
  让更多类似的孩子通过这类训练康复,是每一个老师的心愿。王海玲有过13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经历。2016年2月,她通过面试后,到康复中心工作,当了自闭症康复老师1年。2017年开始负责管理岗位的工作,主要是筛查接受专业康复训练儿童。目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招收防城港市户口0~6岁听障、3~6岁智障、自闭症儿童,进行专业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的家境绝大多数很困难。因为,需要一个劳动力放弃工作,专门照料。我市康复中心成立并招收学生之前,许多家长找不到一个专门的康复机构。极少数家长只好上南宁。为了照顾孩子,家长在南宁租住,一个月花费四千元上下,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堪重负。王海玲说,现在康复中心承担着国家和市本级救助项目,符合条件的可以免费进行康复训练,希望更多的家长了解这事,越早进行康复越好。

市领导会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客人
市质监局召开工会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主席
淮安区油气管道网格化管理工作获全市推广
金口河区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技能培训
蜀冈牌坊新挂巨幅春联 大美扬州喜迎四海宾朋
用爱扶起摇晃的童年——写在2018年助残日来临之际
追料丨“三级保护树”砸穿民房一个多月没移走 镇政府:正在协调处理
我市建档立卡学生秋季资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完毕
外来务工人员无居住证,“卡”住了部分家长
关爱中老年人牙齿健康
新闻义工帮助下西安老太退车票开心跟儿还家
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大连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诗话严羽
全民反邪教 同心奔小康 珠澳两地800名选手共同展示健身气功
木兰天池有支服务队,爬2.5公里山路给游客送鞋救急
我市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受欢迎
中通通报快递员强奸女客未遂案:建信用黑名单 定期考试
东营汽车总站购票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了
市民之家部门协作 助推办税服务提速
鄞州二院下周举办“泌尿结石防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