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画坛“梅姐姐”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枝,东风吹着便成春。”徐渭的《题画梅》被多少后人用来赞颂痴爱梅花的画坛人物。在绍兴当代画坛,也有这样一位女画家,一生爱梅、一生画梅,就连名字也嵌“梅”字,她就是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绍兴市美协会员、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绍兴市书画家协会会员——郑梅君。
“梅姐姐”,许多人都爱这么叫她,不仅因为她的名,更为她的画。出生于1942年的郑梅君,承名师甘稼泥、章剑深、李敬仕先生指教,其书主要学“二王”(后人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其画专攻花鸟,兼画山水,最爱画梅。
嫁与金秋从不悔
亭前花裙自徘徊
郑梅君的工作室就位于她所住的越城区严家潭小区,工作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郑梅君老师就置身其中,身着一袭白底墨色印花旗袍俯首在扇面上创作,这画面犹如旗袍上的水墨画般优雅而自在。
在刚刚结束的全市老干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上,她的一幅画作在179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二等奖。接下来,她要为10月10日在绍兴博物馆举办的绍兴墨趣会10人展做准备,“届时我将有9幅作品参展,梅花是肯定要有的。”她笑着说,这些参展的画作,有的是新近创作的,有的是她心目中的精华之作,她想把自己最好最新的创作展现给大家。
郑梅君在绍兴的书画界属于大器晚成的代表,她50多岁才开始真正的绘画创作,但在创作书画的20多年时间里,她却颇有建树,不仅出版了个人书画专集,举办了个人画展,还先后在全国性的书画杂志和刊物上发表个人作品,她的作品更是被绍兴博物馆、图书馆、周恩来纪念馆收藏。她也曾在鲁迅故里、沈园作画题诗,成为这些景区的文化窗口。每次作画她都是全情投入,因为绘画之于她不仅仅是创作,更是一种身心的调节。
晚年的郑梅君爱好公益,只要是有公益活动需要拍卖画作,她肯定会热心参与,“用自己的画作帮助别人,这是很欣慰的事。”她说。
光阴离我近八旬
晚年优雅当自随
“嫁与金秋从不悔,亭前花裙自徘徊。光阴离我近八旬,晚年优雅当自随。”宣纸上,一首小诗跃然纸上,这是郑梅君对自己的晚年总结。也许是遗传了母亲大家闺秀的气质,虽然已经77岁,但郑梅君的体态非常挺拔优雅,身高颇有优势的她在晚年爱上了母亲当年最爱的旗袍,看着十分大气、温婉。
眼看着耄耋之年即将到来,郑梅君目前最想完成的心愿是出版自己的诗集。书画家写诗是必备的一项技能,而郑梅君正好很喜欢写诗,除了用以配自己的书画作品,还时有拿去发表在报刊上的。她说准备出版的诗集已经整理好了150多首,诗集中还会穿插她的画作。所以这将是郑梅君人生中第一本“个人诗画集”。郑梅君的诗作多为即兴创作,有时候突生灵感,半夜都会起来创作,她的诗歌多是自己生活的写照,因为有生活的影子,所以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年近八十的郑梅君希望能够用健康的体魄去继续自己的爱好,实现晚年的人生价值,优雅而自在!

嵩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柴洪涛带领7个文明单位到马店村开展文明帮扶活动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集中收听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实况 高宏志主持并讲话
郑栅洁与旅港宁波籍社团代表座谈
三亚“关爱山区困难家庭书香暖衣暖寒冬”公益活动启动
市旅发委创新学习研讨方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绍兴画坛“梅姐姐”
洞口县移民局“变被动为主动”化解群众重信重访问题
泸州市2018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突破260亿元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不断开创石油石化企业发展新局面
货车侧翻司机获救
祖国,西藏洞朗阿桑村向您报告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追授李芳同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 向李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淮北市农委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7周年专题党课
首付提升利率上浮太原房贷门槛越来越高
英西中学举行2018届高三60天冲刺誓师大会
高新区再添一处免费生态城市公园
前进区转变作风在行动
西湖:“雷锋列车”开进美丽乡村
顺利完成支援六安电力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