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在表演
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古楚社区,提起胡博真可谓是人人皆知。苏北大鼓,原名打鼓说书,俗称“唱大鼓”,是苏北地区的传统曲种。“我今年54岁,是宿迁坚守‘唱大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龄较轻的人,我要继续传承下去。”胡博说。
胡博从小就是个“小书迷”。1979年,高中毕业的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一行。买不起大鼓,就用生产队淘汰下来的一面旧大鼓,用铁片裁成两只钢板学着敲打,模仿唱腔。他仗着平常偷学的几个段子,大胆地背起旧大鼓到运河以东试演。他不敢在集镇上摆场,就到乡下唱晚场,每场3块钱报酬,出去十天半月就能解决一家7口人的生活费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安徽泗县的周文义老师,从此正式走上民间艺术道路,成为了“艺业沙门十九世、苏北大鼓第七代传人”。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民间曲艺开始走向低谷,民间艺人纷纷改行。为养家糊口,胡博干起了泥瓦工。但他舍不得抛弃自己喜爱的事业,一边干活一边唱给工友们听,晚上回来,便把每一回每一场的说唱内容落笔整理出来。先后共整理长篇历史大书20余部,足够唱1000多场。
终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迎来了春天。各级党委政府近年来对非遗加以重点保护,失去多年的传统曲艺又重新响起在宿迁大地。2008年,胡博加入了宿迁市曲艺家协会,2010年被授予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积极参加“送戏下乡”,“琴鼓村村行”等各种义务演出活动,并长期参加黄河公园“周末书场”长篇大书演出。胡博回忆说:“如果当初丢弃了这门艺术,今天想唱也是不可能的了。”(记者 徐其崇 实习生 马栋)
衡阳“千校千企千乐团”公益项目启动
武陵源区国税局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向伟艺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我市获批河南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
鼓楼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老人足不出户可享专业照护
虞家河中心小学开展“六一”表彰活动
痴迷“唱大鼓” 宿迁乡士艺人胡博传承民间曲艺不言苦
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服务体系 资源县服务非公经济有实招
大美郊野 天津打造京津冀运河旅游圈
“丰羽行动”之手语角活动举行营造无障碍和谐交流环境
烟台张裕:打造经典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乐清到玉环将仅需10分钟 今年重点建设这些高速路
景德镇周边各收费所站做好省运会交通保障
关于征集创建湖南省园林城市意见建议的公告
京冀两地园林专家赴灵寿考察千年流苏树
邵阳县“三区”科技人才田间指点乡村振兴
三亚多部门联合执法查处两辆一日游黑车
“康师傅”高层赴竹山县考察水资源 商谈矿泉水项目开发
努力打造区域性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
受强降雨影响汕头市部分地区发生积水内涝 | 市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防涝救灾
自贡“团结镇生姜”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