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岭》:“五女兴唐”的传说起源偃师邙岭山区

“五女兴唐”的传说起源于偃师邙岭山区,讲的是隋朝末年李怀玉之妻吴凤英、李怀珠之妻吴月英等五位女中豪杰聚义五凤岭,除恶济贫、反隋兴唐之事。
老柿树默默地守护着墓冢
点击欣赏豫剧《五凤岭》“坐寨”精彩唱段
  开栏语
  戏曲,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洛阳,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十三朝古都。当戏曲与洛阳相遇,会形成什么样的美妙“风景”?今起本报开设《探寻戏曲中的河洛人文》栏目,和您一起分享河洛大地的戏曲之美、人文之妙。敬请关注。
  “五女兴唐”的传说起源于偃师邙岭山区,讲的是隋朝末年李怀玉之妻吴凤英、李怀珠之妻吴月英等五位女中豪杰聚义五凤岭,除恶济贫、反隋兴唐之事。这个传说被改编为豫剧、山东梆子、乐腔、曲剧等剧种,豫剧改编比较有影响的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豫剧小皇后”王红丽主演的《五凤岭》。
  1 除恶济贫有“五凤”
  《五凤岭》有好几个戏名,如《对玉镯》《玉镯情》《常秀鸾夺状元》《收吴凤英》《文状元挂帅》等。故事发生在隋末唐初,几个女子都是武艺高强的巾帼英雄,因不同原因被逼离家,机缘巧合聚集在五凤岭占山为王,劫富济贫、除恶扬善,成为绿林女杰,最后一起尽忠报国扶保大唐。
  戏中的五凤岭在何地?在王红丽主演的《五凤岭》中,吴凤英唱道:“抬头来观见了东山顶,东山头上薄雾蒙。过去东山头,再下三道峰,百十里地就到了洛阳城。”唐王唱道:“早有心东巡把洛阳上,闻听说潼关路上匪盗猖狂。”具体位置没有定论,应是洛阳与西安之间的某座山岭。
  “五凤”都是何人?因为这出戏演出版本较多,虽然剧情大同小异,但对“五凤”的说法不太统一,山东梆子《五凤岭》是指吴凤英、张美容、吴月英、胡凤莲、白玉娥,有的豫剧《五凤岭》版本是指吴凤英、胡玉莲、张美容、白玉娥、黄翠屏。而在王红丽主演的《五凤岭》中,只有吴凤英、张美容、吴月英、常秀鸾(一说常秀兰)四人,这个版本原本还有个皮秀英,但这个角色有些迷信色彩,所以改编的时候被舍弃了。这似乎与戏名不太吻合,但讲的仍是几位绿林女杰聚义五凤岭除恶济贫的故事。
  不过这些剧种不管如何改编,“女一号”都是吴凤英。
  2 凤英家住洛阳东
  “自报家门”是戏剧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指主要人物出场时把姓名、籍贯、家世、来历等介绍给观众,这在传统戏曲中普遍运用,是一种程式化的表演套路。
  在王红丽主演的《五凤岭》中,张美容的自报家门是“家住山下张家冲,小女名叫张美容”,常秀鸾的自报家门是“小民果是女扮男装,祖居河南渑池县上,离城十里常家庄”。
  “女一号”吴凤英的自报家门就更加详细了,在“坐寨”一折中,她出场先介绍姓名:“三杆大旗竖山顶……旗的正中有名姓,朗朗大字写得清:左边吴月英,右边张美容,正中间写的是俺吴凤英。”然后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交待了她家的具体位置:“过了洛阳,东行十五里,那就是俺的家名叫个吴家营。吴家营寨大墙高,四门有拱,进东门向西走,朝北有个胡同,俺家住胡同内路西门朝东。”接下来介绍家庭成员:“吴成功本是爹爹的名姓,膝下有俺姐弟人三名。姐姐吴月英,我奴吴凤英,小兄弟名字叫个吴宝童。”最后介绍姐妹俩许与何人:“老爹爹与俺把亲定,将俺姐妹许配到李家营。李家营有一位李员外,他膝下有怀珠怀玉二位弟兄。奴相公李怀玉爱读孔孟,怀珠兄好武艺骑马拉弓。”
  这段戏有100多句唱词,要唱17多分钟,把整场戏的主要内容基本都介绍清楚了。从吴凤英的自报家门中,我们看到,她们姐妹俩家住洛阳东边的吴家营,大概应在偃师境内,姐姐吴月英嫁与李怀珠,吴凤英嫁与李怀玉。与吴家结亲的李家,也应家住偃师:“李怀玉祖居洛阳东,二老早丧家凋零。”
  而在山东梆子《五凤岭》中,吴凤英的自报家门是“本大王我居住在洛阳城”。不管是洛阳东,还是洛阳城,戏里的这位巾帼英雄是洛阳人无疑。
  3 偃师郭坟有墓冢
  在偃师市首阳山镇郭坟村,有五女冢,据说是“五女兴唐”传奇故事中5位绿林女杰的墓冢。
  郭坟村党支部书记赵炳和介绍,全国叫五女冢的地方不少,但从理论上讲,五女墓地应与其夫墓地在一起或相邻,而在郭坟村西北,有块地名叫双冢地,据老人们代代相传就是李怀珠、李怀玉兄弟的墓冢所在地。
  “五女兴唐”的传说起于何时已无从查起,但这个传说起源于偃师邙岭山区,如果传说中的故事真实存在,那么吴月英、吴凤英姐妹死后魂归故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村旁又有其夫的墓冢相邻,这么说来郭坟村五女冢是“五女兴唐”传奇故事中的五女墓地可能性更大。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郭坟村。村民们已整体搬到山下统一规划的新村子里,老村基本荒废。在村里71岁的王崇育老人带领下,我们在老村内1个废弃的院子里找到1座墓冢,传说这就是五女之一常秀鸾的墓冢。该墓冢不大,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王崇育说他小的时候墓冢还很大,后来塌陷变成如今大小了。冢上有1株挂满果实的老柿树,柿树高7米,树围3.4米,默默地为树下的墓冢遮风挡雨。2009年,市林业局古树普查人员经测量,推断此树约有300岁。
  王崇育说,他小时候,村里有5座墓冢,每个冢上都有1株柿树,听老人们说那是前人为纪念五女栽种的。在1970年前后,有3座墓冢先后被平,现在仅存2座墓冢,柿树仅剩1株。
  4 戏中“水词”颇耐听
  “水词”是戏曲行话之一,是经常出现的一些通用唱词或念白,基本上是一些废话、套话、起填充作用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些是为了合辙押韵,有些是为了表达情绪。
  比如“冷水浇头怀抱冰”,在传统戏曲中频繁出现,已“水”至各个剧种:京剧《二堂舍子》中有“听说是二姣儿打死人,冷水浇头怀抱冰”,豫剧《杜十娘》中有“闻此言吃一惊,好似冷水浇头怀抱冰”,黄梅戏《孟姜女》中有“听说万郎丧了命,冷水浇头怀抱冰”,曲剧《大登殿》中有“听他言犹如雷轰顶,冷水浇头怀抱冰”,秦腔《清风亭》中有“娇儿一去无踪影,冷水浇头怀抱冰”,此外还有曲剧《陈三两》中的“听此言好似万把钢刀刺我心,冷汗淋淋怀抱冰”,看来这句“水词”真是“水”得不轻。
  在王红丽主演的《五凤岭》中,也有不少“水词”,比如“红缨本是丝线做定,丝线下边系着银铃。刮东风仓啷啷啷啷响,刮起西风叮呤呤呤呤咚,仓啷啷啷响,叮呤呤呤咚,仓啷啷啷叮呤呤咚它咋恁好听,胜似那撕绫罗、打茶盅、新媳妇叫公婆的头一声”。
  有些人认为“水词”啰啰唆唆、词语粗糙、文理不通,的确,如果从语法方面讲,以上“水词”真是废话连篇,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废话,便音韵不谐,听起来也就不顺溜,这就是“水词”的美学价值,也是“水词”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洛阳日报记者 田中够 文/图)

努力破解困难家庭养老困境
新潮流!多地私家车齐聚宿迁一小镇
东昌府交警:强化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云岩区这两所学校获“国防少年军校”称号!
攸县通报三季度脱贫攻坚工作督查考核情况
《五凤岭》:“五女兴唐”的传说起源偃师邙岭山区
留学生状告ofo百度肖像侵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率领专家团队到嫩江调研考察
市河湖“三乱”整治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市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全体专责小组2018年第二次例会召开
《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五辑在京发布
肇庆云浮梧州检察机关签署框架协议共同保护三地“母亲河”
论文查重为何“困难重重”
首届“张穆杯”青少年书画现场大赛颁奖
我市教育系统2018年第一季度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清远推进医联体建设 争取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农安县]省市工信部门到农安县检查指导工作
上半年我市建筑产业逆势增长
结对帮扶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就业脱贫
举办全区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