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产”共抓保农产品安全


省、市、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检查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记录。 白琛林摄
  近几年,平定县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诚信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寒冬季节,正是大棚蔬菜的销售旺季。“近段时间,蔬菜的价格稳定,效益较好。合作社参与生产管理的村民年平均收入有望突破两万元,这得益于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持续开展和县农业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村兴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刘志斌介绍,只有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合作社才能稳定发展。近几年,合作社从源头做起,规范生产操作规程,定期对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抽检,确保上市的每一箱蔬菜质量安全。
  据了解,兴盛蔬菜种植合作社于2008年成立,主要种植西红柿、北瓜等蔬菜。2015年,平定县农委为合作社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器,进一步规范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为目前的87个大棚占地120亩,吸纳农户60多户,还被评为了省级蔬菜标准园。
  兴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平定县农业企业及合作社发展的缩影。
  2015年以来,平定县按照《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的要求,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长效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去年12月,平定县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这是我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区。
  健全监管服务体系,强化检验检测建设
  近几年,平定县构建了“政府负总责,县、乡有机构,监管到村;经费有保障,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平定县县政府成立了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县农委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畜牧中心单独设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县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纳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安全工作地顺利开展;县政府连续3年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内的农业、发展改革、财政、食药、质监、粮食、畜牧等部门进行明确分工,职责清晰,基本落实到位。
  去年,平定县积极推进乡镇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机构队伍、职能职责、设施装备、制度机制、标识档案“五个规范化”的要求,全面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确保机构健全、职责明晰、装备到位、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切实发挥基层监管效能,推进监管重心下沉、监管关口前移,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配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着力解决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全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站,317个行政村各配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
  2015年开始,平定在部分主要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开展农产品自律性检测。目前,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农产品速测室,配备农残速测仪。种植业有11家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器,畜牧业有3家配备了兽药残留速测仪。这些企业除了对自身企业的农产品开展自检外,还接受其他基地的农产品送检工作,同时部分基地能够将数据上传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做到信息互动。
  推进农业标准化,落实主体责任
  合格的农产品首先是产出来的,平定县不断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力度。同时,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用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引领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去年,平定县加大现有农业标准和地方操作规程的推广普及,提高农业标准的应用率。同时,将标准化纳入现代农业和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扩大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市场创建规模,积极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健康养殖等安全技术,实施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
  近几年,平定县在重点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生产基地发放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规章制度等,同时发放了将相关标准集成转化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明白纸等宣传资料,让农民看得懂、能实用。
  同时,平定县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大力推动“两园两场”(蔬菜标准园、水果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的创建。推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目前,全县已经创建了两个部级蔬菜标准园和两个省级蔬菜标准园。
  平定县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并强化证后监管。大力培育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强化认证产品监管,严厉打击假冒行为,维护品牌公信力。注重品牌培育,推动形成一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地域品牌。目前,全县有5家企业、11个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认证,其中取得地标保护企业2家。
  平定县还积极推行诚信体系建设,促进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的落实,从源头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督促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品一标”企业率先设立质量内检员。强化对农产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按照市农委诚信体系建设方法,积极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规模企业全部建立诚信档案,全部进行诚信考核。推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实施“黑名单”制度,公布失信农产品企业名单,促进行业自律,培育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不予项目扶持和政策奖励。积极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建立社会共治机制。
  目前,全县已有74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了诚信档案,获得a级标准的13家,b级37家,c级24家;与各农资经营单位、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及蘑菇菌类生产企业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34份。
  严格投入品监管,完善追溯体系建设
  去年,平定县建立健全追溯管理制度,督促生产经营者依法规范生产记录档案和进销货台账,积极推广“二维码”“耳标”等农产品包装标识,逐步实现农产品流向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进一步完善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平定县从生产准入抓起,依法规范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登记注册和审批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备案许可,强化经营准入管理,落实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坚决执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动兽药良好经营规范的实施,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和直销配送,着力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提高优质放心农业投入品覆盖面。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着力构建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将农业投入品纳入可追溯的信息化监管范围。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监测抽查制度,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防农业投入品乱用和滥用,依法落实兽药休药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
  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加强农产品产地检疫,加强对产地准出工作的指导服务和验证抽检,做好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和顺畅流通,以蔬菜、水果、生猪和家禽四大产业为重点,以通过农业“三品”认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试点,借助市级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开展企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逐步推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鼓励农产品分级包装和依法标识标注。
  全县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为依托,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及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全部纳入监管网络,实现数据上传、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及时跟踪,起到服务和监督的作用。同时,县农委积极对乡镇业务监管人员、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生产基地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培训。通过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各农业生产基地、各农药、种子、肥料等经营单位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生产经营、生产记录逐渐规范和完善。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负责人陆达介绍说,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基层抓起。县域是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有利于以点带面推动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于全市保障食品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檀艳竹 白琛林)

合作伙伴发来招标邀请函 男子扫描二维码被骗一万元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
政和:民警在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
柯城区黄家街道禁毒办开展“拒绝毒品,共创无毒家园”禁毒宣传
龙岗区领导督导检查辖区敬老院安全管理
“管”“产”共抓保农产品安全
二0一七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下周在马举办
西青区打造全区一流营商环境
警方秉公执法拘留“村霸”村民敲锣打鼓送来锦旗
【民宗】蚌埠市文广新局对禹王宫进行专项安全督查
长虹小学开展主题队日活动暨2018“你好,新时代”六一文艺汇演
市养老院:举办“三八”妇女节护工分享会
通道独坡镇:重拳整治非煤矿山
全力推进一期工程如期建成 二期工程尽快上马
拳拳桑梓心 浓浓扶贫情
滨州港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竣工验收会议顺利召开
四大类15项业务5分钟内可办结
栗家庄桥洞积水严重,交警提醒车辆绕行
副省长吴桂英来张调研
【市农业局】省农业厅领导深入曲阜实地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