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近两年来,针对我市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全市中小企业系统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精神为行动指南,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积极采取“优环境、助融资、推双创、强服务、促转型”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微企业转型创新发展。至2018年3月底,全市发展私营企业2.96万户,个体工商户18.94万户;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54.0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0%;民营企业上缴税金48.8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87%;民营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34家)的99%以上;民营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就业人数突破119.85万人,成为梅州加快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和生态富民强市的主要力量。
落实政策
提升惠企政策
知晓率惠及率 针对中小微企业渴求更多政策扶持的现状,我市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让惠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我市先后制订出台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梅州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民经26条)和梅州市实体经济十二条,进一步加大省实体经济十条等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印制系列政策汇编、在媒体作政策解读、上门服务、召开政策宣传推介会等形式,将中央、省、市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及时传递到基层和广大中小微企业,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近两年以来,共落实梅州市民营经济26条财政扶持资金1.1亿元,主要用于创业创新、融资担保、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品牌等方面建设。2017年以来,共争取省各类扶持资金5570多万元,重点用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上市融资、企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建设;争取省专项扶持资金2600万元,用于支持兴宁市“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
逢山开路
搭建增信担保平台
打通企业融资之路 “多少年来,融资难一直是阻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大山”,说起融资难,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生对此深有体会,感触良多,“我们当时要上一条前景很好的金柚精深加工生产线,可是苦于资金匮乏,眼看着快要错过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幸亏2016年有了政府扶持企业的民经26条,同时还有融资平台的增信担保,让我们最终解决问题”。 我市切实加快建设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政策性担保公司、促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三大融资平台,重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和担保服务,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总规模达2.67亿元,共有320家企业加入了“重点中小微企业池”,成功为186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贷款10.78亿元;市企信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558亿元,累计担保总额达21亿元,累计担保企业161家,在保责任总额4.11亿元,在保企业68家;市促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规模1000万元,共为17个初创企业和创业者发放担保贷款2700万元。
遇水架桥
构建创业创新载体
贯通长足发展之桥 “创新创业大赛的20万奖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能并不算多,但对于我们创业团队来说却意义非凡,更代表着政府和社会对企业品牌的认可,这是一笔无法衡量的财富”,广东孔雀巢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说。他的企业参加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金奖,据了解,像孔雀巢这样的企业还不在少数,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平台,让一些企业获得了融资,打响了品牌,开拓了市场,推动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建立梅州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连续两年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加快创业载体建设等有力举措,搭建了企业交流、项目展示和资源对接平台,拉近了金融机构、风投机构与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距离,一批好企业好项目得到了省内外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7个、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9个,基地规划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从业人数27800多人,入驻企业1103家,企业总产值72.7亿元。申报认定省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13个,2017年企业总资产达24.96亿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9805万元,成功实现创新成果转化项目43个。大力推广应用创业券、创新券和服务券,认定市级创业券合作服务机构33家、服务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3个,为全市近400家初创企业、创业团队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放创业券、创新券和服务券1060万元。
强化服务
构建服务网络体系
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广东鸿锦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兴认为,在日常服务中小微企业过程中发现,企业急需在“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创业服务”等方面得到专业化服务。通过扶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可以收到“扶持一个平台,带动一大片”的效果。 当前,我市制订实施梅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建设覆盖全面、结构完整、服务资源充足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体系,成功打造了1个市级、3个县级(兴宁市、大埔县、五华县)国家综合窗口服务平台,是目前纳入国家综合窗口服务平台最多的地级市之一。申报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9个、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72个。先后举办面向民营企业中高层人才的能力提升、运营实操、业务管理等各类专题培训班110多场次,整体培训人数达1.3万人次以上,为加快梅州振兴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
转型升级
披荆斩棘推动
企业提质增效 “一个企业在快速成长,离不开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我公司在短短两年能实现产值翻一番,利润快速增长,这和公司成功研发多种新产品、投资开发新的生产线密不可分”,提起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时,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波感受颇深。 近年来,全市中小企业系统积极引导、扶持中小企业加快产业聚集、装备升级和管理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寻找新动力。大力培育一批省级高成长企业,支持广东华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成功申报认定为“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科学制订培育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局领导挂点联系企业长效工作机制,经常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活动,协调推进“保规上”、“个转企”工作。推动有条件、有实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促成一批企业上市、挂牌。至2017年底,全市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68家,上市公司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位居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第2位。同时,支持和推动一批优质创业企业进驻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
港城一小教师参加开发区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中教研活动
佛山全力以赴巩卫 守住60年卫生红旗
王旭明参加市人大机关支部弘扬“红船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推动长效管理 常熟加大房屋出租领域失信联合惩戒
程武调研少数民族服务站点建设等情况
兴宁做活做足服务文章 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铜川供电公司推广智能交费方便群众生活
我市八大缺口岗位急需人才
金安区严把春季农资市场监管关助力春耕备耕
嘉鱼县投入帮扶资金做大"菜园子"丰富"菜篮子"
遂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座谈会在蓬溪县召开
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绩效考核结果“出炉”
婚后购房父母出资咋认定? 法官回应
望江社区|载歌载舞庆国庆(图)
维护金融秩序 规范金融市场
我市律师开展迎新春学雷锋系列活动
跨境电商企业创办不足5年 纷纷成为估值1亿美元的“准独角兽”
上交所出手规范大股东减持 细化两类大宗交易减持
5月份重点传染病防控风险通报会昨召开,疾控专家提醒:托幼和早教机构注意防控手足口病
农行义县支行组织开展“国家扶贫日”宣传暨扶贫帮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