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给予重新上路的滴滴以证明自己的时间和机会。
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发生两起致人死亡的恶性事件,把滴滴公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且最终导致滴滴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同时暂停深夜出行业务一周,以进行安全整改。现在,整改一周后的深夜出行业务重新上线,并且开始试行深夜运营规则。那么,外界对滴滴的这番安全整改持什么态度?现在的措施,能否真正保护乘客的安全和利益?应该说,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是从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给予重新上路的滴滴以证明自己的时间和机会。
对于滴滴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社会各界普遍持赞同的态度,正如滴滴方面事后反思的那样,这款产品在逻辑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所以即便它永久下线,也没有多少人会表示惋惜。但是,对于滴滴暂停夜间出行服务一周,各界的反应却十分复杂。因为大家清楚看到体会到,在滴滴停止夜间运行服务后,面对存在刚需的出行市场,黑车再次泛滥成灾,传统出租车拒载、择客、绕路等等问题又开始死灰复燃。实际上,对于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滴滴夜间出行服务,很多网友通过那篇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已经找到了答案。
所以说,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消灭”滴滴,而是通过法律、监管、舆论的力量,督促滴滴改进管理和服务,把乘客的安全和利益置于一个更高的位置上来。随着滴滴恢复夜间运行服务,媒体记者和部分乘客通过体验发现,现在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比之以前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得期待。比如进一步完善了“一键报警”功能,乘客感到危险时,可以选择一键报警;比如增加了“紧急联系人功能”,设置紧急联系人后,乘客的行程,司机的信息等等,都会被发送到紧急联系人的手机上,以备不时之需。
而对于夜间出行服务,滴滴也有自己专门的安全举措,那就是只有满足“注册时间超过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的“老司机”,才有从事夜间运营的资格,这就有效过滤掉了那些刚刚注册,对于其个人情况滴滴无法掌握的新手司机。当然了,对于滴滴采取的一些安全整改措施,也不乏吐槽和质疑,比如安全考核的内容太简单;比如全程录音可能涉嫌侵犯隐私等等。
而这恰恰说明,对于安全管理公司,永远没有止境,永远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问题的暴露而不断采取新的措施来进行整改。同时不管是作为监管部门,还是作为公众都应该明白,不管是新兴的网约车,还是传统的出租者,都没有绝对的、百分百的安全,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无限地接近这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做到最大限度的安全。否则,就可能导致过犹不及的后果,这也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编辑:徐 倩
统筹:彭钥嘉
编审:干江沄
市城管局:加大建筑垃圾监管力度 确保市容市貌整洁干净
房县完成植树造林1.67万亩
市领导走访慰问住院老干部
苏州加大求职者技能免费培训 今年新增14个职业工种
下月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
贵州日报评论:滴滴夜间重新上路尤须证明自己
素质教育创新之路一一记军艺影视幼儿培养
邵阳县铺就计生信息“村直报”高速路
治堵深入时丨文明交通宣传活动昨在明珠学校举行
港珠澳大桥24日通车运营 港城工匠沟通珠澳两地
连云港四大药企继续位居《中国药品研发实力百强榜》前列
上官吉庆赴蓝田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检查脱贫攻坚工作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
公益网剧《被遗忘的童年游戏》开机
2018年新春贺词
浦北:环保志愿者义务清理河道垃圾
威海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毽球比赛圆满收官
六大信号为下半年稳中求进照亮航程
涨知识!凤岗校园里来了8本“真人书”
昌黎县茹荷镇多举措开展造林绿化
市委文明办组织开展慰问帮扶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活动 市委文明办组织开展慰问帮扶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