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8月14日讯(马静) “以前的公交车叫‘摩电’,可算是当时普通家庭选择的比较奢侈的出行工具呢。”每天清早,家住龙沙区市委七号楼的雷春凤就会拎着菜篮子坐公交车去早市买菜,虽然只坐一站地,但对于耄耋之年的她可是解决了很大的出行难题。
说起这些年公交设施的越发完善,雷春凤不禁竖起大拇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还没有普及,无轨电车成为了当时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十多米长的两节车厢,电车的两条“长臂”伸向天空连接电线,启动后,电车“头顶”时常能看到因摩擦而产生的耀眼火花,这便是无轨电车时代的常见的街景。而在那个年代,坐‘摩电’也是件奢侈的事儿,大多数的人都选择骑车或者步行。
四十多年前,正值中年的雷春凤家中有三个子女,家里却仅有一辆“二八”自行车。“自行车一般都是我丈夫上班的时候用,余下的时间,便是家里谁有事了谁骑。”即使在当时一家五口仅有一辆自行车的情况下,雷春凤坐‘摩电’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多数她都会为了省钱,走上近五公里的路程去上班。
对于无轨电车,为数不多的几次经历,却令雷春凤记忆犹新。“记得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我领着小女儿出门,就坐的‘摩电’,当时一人花了一毛钱车票,走进电车里也被冻得直跺脚。由于座位材质还都是塑料的,多数人都选择站着,而不是坐在被冻得拔拔凉的座位上。当时电车还都是人工报站,人多也听不清到哪站了,想透过车窗看看到哪了,车窗上却结了厚厚的霜。无奈,只能脱掉手套,用嘴哈着气,再用手掌的温度将霜融化一点,透过模模糊糊的玻璃看看外面的景象。记得那时候,小女儿还学着我的样子,冲着上了霜的窗户哈气,没想到嘴唇粘在窗子上了。”回想起当年坐电车的有趣经历,雷春凤不禁“哈!哈!”笑出了声。
对于现在的雷春凤来说,坐公交车却是件轻松平常的事儿。“就单单上早市买菜,我就会选择乘第一班车去。现在的冬天公交车也有暖气,座位又有垫子,可是很舒适的。稳稳当当地坐几站再下车,省去了步行的路程,等买完菜,再坐车回来,一天的心情也都跟着好起来呢。”雷春凤竖起大拇指。
鹤城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在迎合了新时代节能环保的大环境的同时,公交设施的越来越完善也得到了市民的点赞。“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舒适性就比以前的公交更好了。行车期间又稳又没有声音,车厢里也没有浓重的汽油味道。”雷春凤说。从无轨电车发展到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公交设施的逐渐更新和越来越完善,令市民拥有了更为快捷、舒适的出行,也给公交车贴上了“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新标签,与此同时也将成为公交车的“新里程碑”,为鹤城节能、环保挥写上浓重的一笔。
编辑:刘光余
全县脱贫攻坚暨移民搬迁工作推进会召开
开启新时代实践育人新征程
[农民日报]住在美好乡村 过艺术的生活
鼎城区许家桥中学召开九年级达标考试鼓劲动员会
建安区召开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会议
公交设施完善标志着出行越来越便捷
为纳税人提供 更加便捷高效服务
市委书记鲁俊现场调研嘉城集团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省考核组来我县核验河长制建立工作
全民健身“动”起来
怀化3所学校成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
全市党史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
固镇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庙所开展母婴用品店专项检查工作
蚌埠市举行“扫黄打非”集中销毁活动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联合体中标珠海兴业快线(北段)PPP项目
海关进出口货物实施整合申报
抚顺市2017年夏季气候公报新闻发布会
交警开展夜查专项行动
河北省优秀志愿者校园巡讲走进衡水二中
今年已有35人因这种骑行死亡 8成因司机没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