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导诊机器人“童童”与咨询者互动 记者胡冬冬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常宇)随着人工智能适用的场景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已渐成潮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昨天,同济医院新“入职”的导诊机器人“童童”第一天上岗,不仅能导航还能分诊,一亮相就圈粉无数。
可回答1852个问题
不仅能导航还能分诊
昨天10时30分,同济门诊大厅人来人往,外形如美人鱼样的“童童”站在挂号区域,不少患者看见她就不由自主停下脚步问这问那,“童童”都对答如流,对医院的情况“门儿清”。
“呼吸内科怎么走?”“我该怎么预约?”“你什么时候下班?”记者一连问了几个问题,“童童”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准确回答:“呼吸内科在门诊大楼三楼。”“预约可以到一楼咨询台处咨询。”“我的工作时间是8时到17时30分。”
“童童”不仅熟悉同济所有科室的位置以及门诊大楼的地图,做出精准导航,还掌握了556个常见病和687个常见问询知识,能回答1852个问题的她可以像导医一样为患者进行分诊。
比如患者表示“我有点咳嗽”,“童童”会建议患者到呼吸内科就诊,并告知科室位置。除了语音直接人机对话,患者还可通过“触屏”方式咨询,即点击屏幕中显示的不适部位,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腿部等,再点击相关症状问题,“童童”就可以提示患者应当选择的挂号科室,实现智能分诊。
更有趣的是,除了导诊和指路,“童童”还会说笑,有患者夸她“长”得像可爱的小公主,童童马上为自己代言“但我没有公主病!”
每周更新数据库
解决“童童”回答不了的问题
“童童”并不是同济医院的首台导诊机器人,去年3月,该院外科大楼就引进了一台,由于外形胖嘟嘟的,被取名为“小胖”,患者和家属只要用手触摸一下它的头,它就会启动工作模式,为大家提供医院的科室分布和就医流程。
“童童”是“小胖”的升级版。据同济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李刚介绍,到医院看病的患者面临的一个是如何分科挂号的问题,另一个是就诊流程和位置的问题。导诊台一共有8个导医轮班,就诊高峰期每个导医要回答1万个问题,即使5个导医同时上岗都忙不过来。于是,在“小胖”的基础上,“童童”多了导诊功能。
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同济医院还为“童童”建立了更新机制,对于她暂时回答不了的问题,工程师将每周梳理更新数据库,不断完善。据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楠楠介绍,随着功能的不断升级,“童童”的知识库将不断地更新扩大,而且还将实现健康宣教、自助挂号、打印报告单等功能。
多家医院引进导诊机器人
将来还有望听懂方言
除了同济医院,目前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等多家医院也都先后引进了导诊机器人。多位医务科负责人表示,门诊导医日常问询量太大,引进导诊机器人后,能帮忙分担部分工作量,总体反映不错。
昨天下午在协和医院门诊大厅,记者发现不少患者及家属对导诊机器人并不陌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他们会主动上前查询所需相关服务。
“要是导诊机器人能听懂方言就好了。”多位外地患者反映。对此,多家机器人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武汉的导诊机器人只能听懂简单武汉话,暂时不支持方言。不过他们正在完善语言功能,将来有望识别方言甚至英语。
男子深夜持刀捂住姑娘嘴 亮出手机二维码让转钱
PPP模式助力西安医学诊断 腾讯人工智能技术 十几秒就能查出糖网病
陈锦秀主持召开2018年9月份市长服务企业接待日协调会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多彩
《雷媛媛:希望为家人撑起一片艳阳天》续:一热心网友承诺资助其大学期间生活费
武汉多家医院引进导诊机器人 能导航还能分诊还能听懂武汉话
我市超市纷纷携手外卖平台
杜集区朔里镇“新时代传习中心”开班 传递党的好声音
全城发力 只争朝夕 干在当头 迅速掀起“三年有突破”决战热潮
青川县积极优化茶产业发展
旺苍县积极办好“年货节”促销活动营造新春购物氛围
促进富民惠民 全市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召开
烟台建成首条高标准地下综合管廊 里面有什么?
潜山县政府专题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
一线“问诊” 精准“把脉” 昌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日本青森县稻田“种”出“阿童木” 游客称奇
大咖云集海购会高峰论坛 为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言献策
我市2018年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招募工作圆满完成
为何骚扰电话不断?个人信息被卖了!
全市环境监察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