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西湖大学探出一条新路

西湖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如何对中国高等教育做出增量改革贡献,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才更有新意与价值。
4月1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标志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进入全面建设发展的阶段。
作为非营利性的高等学府,西湖大学由浙江省统筹管理和指导,将聚焦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坚持发展有特色学科,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着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去年年底,施一公在杭州的公开演讲中放出“豪言”: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显然,获批设立,是实现这些目标的第一步。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哪儿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看来,不论是办成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还是要成为清华第二,还都不是最大新意所在。如何以西湖大学为突破口,对中国高等教育做出增量改革贡献,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才更有价值。
西湖大学的“新”不在“小而精”,而在于办学模式改革;西湖大学不应是学术成果“搬运工”,而应该是现代大学制度开拓者。
建设西湖大学,肯定追求的不是新增一所大学。目前,我国各地都重视高等教育投入,致力于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在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过程中,各地高校出现到其他高校挖人才的做法。这种挖人才做法,对于高校自身建设和人才发展无疑有一定意义,但是,从国家全局看,“搬运工”式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并无增量——一个人才在清华做出的成果,和在浙大做出的成果,对国家来说相差无几,只有做出更好的成果才有意义。
这就需要西湖大学以新的办学体制给出答案。笔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核心仍旧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西湖大学虽为民办,需进行去行政化、去功利化的改革,这需要政府部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同时,大学要建立现代治理结构。
西湖大学提出,将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努力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学校设立董事会,校董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执行董事会决定,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同时设立监事会、顾问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等,按照章程和相关规定开展活动,形成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
能否切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是西湖大学办学的最大看点。这也是社会对这所新大学的期待。

少先队主题文艺展演在阳泉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
王国斌调研当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举办《民法总则》专题讲座
管城回族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方海调研新阶层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情况
南城九大措施落实乡村振兴工作
期待西湖大学探出一条新路
湘西州政协十二届十五次主席会议召开
乘客突发心脏病 公交司机紧急施救
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开展“安全生产月”暨“安全生产万里行”启动仪式
《红高粱》追寻自由的史诗篇章
涡阳县召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
第十一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开幕
恩施市扶贫监督模式在全州推广
古巴新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履职首秀 会老友有新意
【视觉新闻】春光正好健身忙
书画颂扬州 百名书画名家绘百米长卷向十九大献礼
16家锡企上榜省"最具成长性高科技企业"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海丝”建设排头兵:泉州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吹响进军全球化号角
旅游发展氛围日益良好 产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天全县召开2018年旅游工作专题会议
“皖事通”手机平台9月上线 可提供考试报名、医疗挂号、查询养老金等各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