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王潇潇)“一个时代的科学人物突然离世,还是很伤感的。”昨晚,83岁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授杨建邺在家拿出自己写的两本霍金传记,一边翻阅传记一边喃喃自语:“他被困在轮椅里,看上去那么的无助,可他的思想带领人类进入无边宇宙的深处--------”
在杨建邺教授看来,霍金的人生很特殊,“身体很坏,贡献很大,在世界科学史上就是个奇迹。”杨建邺第一次接触霍金的是在1988年10月12日,当时还是华中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的他因为冠心病正在校医院疗养,收到了大哥杨建军从美国纽约寄来的一本英文书,书名叫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big bang to black hole,作者就是传奇物理学家霍金。
杨建邺回忆,当时他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也远没有现在的名气大,只觉得封面上坐在轮椅上的霍金比较消瘦。然而,在翻开书之后,他便被书中的语言、思想所吸引,并立即让他的研究生翻译了其中两篇,很快在现代物理杂志发表。
杨建邺当时所看的一本书就是如今已经成为科普经典的《时间简史》,当时他想将全部《时间简史》翻译成中文,正准备着手时,发现霍金的弟子吴忠超已经将《时间简史》翻译成了中文。杨建邺并未气累,当即决定写一本霍金的中文自传,而不是仅仅翻译两个外文章节。
“写霍金的传记,主要是想弘扬他的科学精神。”但是远隔重洋的霍金及其特殊身体状况给杨建邺写霍金自传带来很大的困难,及联系不上霍金也没有相关资料可以采用,计划暂时搁浅。
终于等到2013年,在国外亲属的帮助下,杨建邺开始着手写霍金传记,此时杨建邺已是78岁高龄。“好在自己的英文底子好,10多外文资料足足看了半年。”杨建邺说,当时一边写查阅资料一边撰写传记,除了早晚锻炼身体,几乎没有下过楼,平均每天3000字,一年下来用坏了3个键盘。
“霍金多次因为疾病而命悬一线,好几次都几乎陷入绝境而被认为没有希望救活,但是他那顽强的生命力总是让他转危为安。”2014年, 30万字的《霍金传》由金城出版社出版上架,杨建邺在前言中对霍金的赞美饱含激情,从霍金的少年一直写到2006年。
2015年,杨建邺觉得应该从学术角度再给霍金写一个传,让更多的科技爱好者和科技工作者能进一步了解霍金,短短一年时间,38万字的《霍金图传》出版发行。
据介绍,老家湖北红安的杨建邺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退休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主讲《大学物理》并带研究生。从1979年起,杨建邺开始关注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在全国率先写出《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荣获全国优秀图书奖。从1980年开始,开始为心目中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写传记,爱因斯坦、费米、费曼、伽利略、居里夫妇、霍金、杨振宁等著名物理学家都是杨建邺笔下人物。
“爱因斯坦写的最多,先后写了不同版本的5本传记。”杨建邺说,写这些主要是给中国的孩子们做科普,弘扬科学精神。还写了《杨振宁传》,先后到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杨振宁先生采访交流多次,最终成书。“现在主要精力用来写回忆录——《书边人生》,每日可写2000字。”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杨建邺依然每日笔耕不辍。
张叶飞检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强调全力保障节日期间安全生产 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应对处置冰雪恶劣天气视频调度会
美贸易保护措施重创全球股市沪指跌超3%
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人美戏美 精神更美
眉山:市区联动系列大型法治文化活动第三场举行
武汉83岁老教授5年前写了两本霍金传
三亚市人民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平和分论坛举行座谈会
2018中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兰州峰会召开
2018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启动
期盼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获得更大支持
铃木忠志 赖声川乌镇对谈“我们并不喜欢戏剧”
图证·40年对比:从华罗庚前来指导“双法”,到克拉尼设计院落户
冯尚坤:桃李春风二十年
看村晚 听宣讲:秀山石耶镇青龙村欢欢喜喜过大年
好消息!三明这些教育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0300万元!
中央和省级媒体等到我市采访报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荣获“陕西十大地质名片”荣誉称号
3分钟!公交集团车长“唤醒”晕厥乘客
激情龙舟 玉露飘香恩施市龙马风情小镇 “赛龙舟· 品玉露” 文化旅游节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