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晓钧
如果改不了晚上“开夜车”的作息方式,晚起半小时也是杯水车薪,给学生减负的梦想无法照进现实,多睡半小时也成就不了健康的身体。
9月临近,孩子们又要开学了。这次,国家教育部门发布了一则通知:从2018年9月起,中小学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早于8:00到校,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
对中小学生来说,这本来是件好事儿,与过去7点半上课的规定相比,孩子们的睡眠和早餐时间更加充裕了。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不仅困扰着孩子和家长,也让社会各界一次次发出饱含同情心的呼吁。有调查显示,我国七成小学生睡眠不足,而越来越多的人也达成这样一个共识:长期缺乏充足优质的睡眠,难有健康的身体和有效的学习。
早上推迟半小时上学,这是为孩子的睡眠要时间最直接的办法。有人认为,或许他们不用再天不亮就背着书包出门,也不必走进教室后还哈欠连天了。推迟半小时,意味着孩子就能晚起半小时,晚起半小时就意味着多睡半小时,不过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这还真不一定。
孩子睡眠不足的成因有很多,在笔者看来,上课时间早只是原因之一,而根本原因仍是过重的学业压力。当我们在了解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数据之后,还应当了解中小学做作业时间和作业效率的数据,课外辅导班时间的数据,健康状况的数据,娱乐时间的数据等等,如此才能准确、全面得知当前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然后找出一个合理、对症的解决方案。
如果改不了晚上“开夜车”的作息方式,晚起半小时也是杯水车薪,给学生减负的梦想无法照进现实,多睡半小时也成就不了健康的身体。
况且,上学这件事,并不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的事。事实上,很多家长对推迟时间表示为难,大多数家长的上班时间为八点整,如此一来原本顺道可以捎上小朋友的时刻表变得异常麻烦,“我总不能每天迟到送小孩子吧?”
其实,早在几年前,北京和深圳就已经试水了“推迟半小时上学”这样一项“教学改革”,也有相关报道表明,改革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有用。比如,因为与上班时间有冲突,有些家长不得不按原来的时间送孩子;还有的家长深知早读的重要性,依然我行我素让孩子早到学校读书;还有的是学校自身落实不好,担心学习时间被挤压,或者干脆作业留多一点,把上午失去的半小时转移到晚上。需要重视的是,当家长因为上班问题不得不按老时间送孩子上学时,被挡在教室外面的孩子还可能面临安全威胁。
上课时间推迟半小时,初衷当然是好的,但教育改革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没有哪个问题可以通过一项工作就能解决好,尤其是已成体系的教育模式。
孩子睡眠不足的问题,最终的指向依然是“减负”,减负要求有“量”的部分,更要有“质”的部分。一方面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适当减少作业量,不搞超前教育;另一方面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取代填鸭式、题海式的学习。倘若能让孩子的学习过程轻松一些,高效一些,那么到校时间或早或晚半小时,自然就不是特别重要的事了。
2018年第二季度全市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协调服务座谈会召开
发现美丽梅州摄影作品在客家博物馆展出 展至3月2日
水墩镇上璜坑村:以党建为引领高效推进扶贫项目
娄底职院:讲家风故事庆祝“三八妇女节”
厦门出台办法 节能改造项目最高可补助200万元
学生睡眠不足,最终的指向是“减负”
把田汉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长沙举行座谈会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
唐马镇宗庄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等”瘦了的苍鹭(图)
暖阳结束"绵州行",明日部分地区降温有雨,秋裤请备好!
市教育局举办第二期“吉D骄子故里行”大学生联谊活动
进口博览会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市审计局庆“六一”关爱帮扶村留守儿童
7月广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上扬
2018年南江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鄂州开发区“十进十建”落地生根 布“阵”画“图” 上下联动
广阳食药监局开展生猪肉产品夜查行动
深圳市投资推广署赴北京开展未来产业投资推广工作
张连波:连续八年除夕在岱顶度过
电动车上装伞 违反规定还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