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两聚一高”新实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运行质量明显提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获得新改善。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比全省增速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14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253.48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065.32亿元,增长8.5%。人均GDP达53317元,按平均汇率达7893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2:48.0:40.8,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GDP快1.0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
2011-2017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情况图
2011-2017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图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85.0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6%。其中,一产86.9万人,比上年下降2.7%;二产106.5万人,比上年下降0.3%;三产91.6万人,比上年增长5.2%。
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9%,比上年涨幅降低0.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7%,衣着上涨1.7%,居住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上涨2.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4.8%、医疗保健上涨0.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0%。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推进。201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6.30亿元,可比价增长3.0%。其中农业315.83亿元,林业19.25亿元,牧业95.77亿元,渔业90.3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5.10亿元,占比分别为58.9%、3.6%、17.9%、16.8%和2.8%。
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图
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5.56 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85千公顷。完成粮食总产量384.76万吨,较上年增长0.1%。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加快。规划2000亩左右高效农业基地136个,已建成32个,带动全市新增生态高效农业面积26.64万亩。“三品”农产品总数达1320个、地标农产品9个,泗洪大米、绿康牌洪泽湖大闸蟹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森林资源增量提质。2017年全市新造成片林5.04万亩,植树1003万株,营建珍贵用材树种1.42万亩,调整优化了树种结构;打造省级绿化示范村42个,其中省级“三化”示范村25个。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8.2%,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8.5%。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年生猪出栏262.71万头,家禽出栏7920.2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4.3%。肉类总产量 34.37万吨,比上年增长4.6%;禽蛋产量14.55万吨,比上年下降2.2%;奶产量3.17万吨,比上年下降6.9%;水产品产量2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其中轻工业增长8.7%,重工业增长15.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长17.2%,私营工业增长5.6%。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7.8%。
2011-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企业营利能力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分别快于主营收入和主营成本6.9和7.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2.09元,同比下降2.71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1.8%,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新特产业发展平稳。2017年,全市四大特色产业产值增长7.3%。其中,食品饮料业增长2.4%,纺织服装业增长7.6%,机电装备业增长27.7%,家具制造业下降11.1%。新兴产业增速较快,产值增长12.0%,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其中,智能家电增长10.6%,绿色建材增长18.8%,功能材料增长9.6%,智能电网增长20.5%。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列入全市统计范围的工业产品共167个,其中70.7%的产品产量增长,增幅在30%以上的有24个,占14.3%。
建筑业发展稳中趋缓。2017年,全市共有列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6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92.41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7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41万平方米。签订建筑合同额1115.38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665.30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总体较为平稳。全市在建施工项目共3633个,比上年增加50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974个,比上年增加440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94.23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56.56亿元、1359.82亿元和777.8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倍、8.4%和7.5%。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量的2.6%、62.0%和35.4%。民间投资仍是主力,完成投资16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全部投资的75.8%。
2017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比重情况图
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3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1.6%,占比居全省第三,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2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3.00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189.74亿元。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631.2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2745.38万平方米。网签数据显示,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36.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64.12万平方米,增长7.0%。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消费稳步增长。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674.37亿元,增长9.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07.02亿元,增长17.6%。
2011-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图
(单位:亿元)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实现88.45亿元和47.13亿元,分别增长6.6%和3.0%;化妆品类实现2.82亿元,增长12.6%;书报杂志类实现48.87亿元,增长59.3%;中西药品类实现5.31亿元,增长1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20.23亿元,增长4.3%。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6.4%。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201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9.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出口21.72亿美元,增长16.1%;进口7.76亿美元,增长40.9%。全年出入境检验检疫23904批次,比上年增长7.5%;出入境检验检疫金额达11.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3个,比上年下降6.5%;完成协议注册外资6.46亿元,比上年下降20.0%。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6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思明区协同作战应对特大暴雨 现已转移124人解救受困群众72人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新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首届全国大学生马拉松月底鸣枪 海内外学子畅跑东湖
方言宣传“扫黑除恶”
和县第二届龙虾美食音乐节开幕
权威发布!宿迁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酒后“发酒疯”,拘你没商量!
共青团福州市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王宁寄语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用青春拥抱伟大时代 以奋斗点燃美好未来
规范促进燕窝市场发展峰会在京召开
厦企探索用区块链守护疫苗安全 让数据有迹可循
知礼仪承家风 高县开学第一课师生家长齐上场
吉林边防总队圈河边检站借“放管服”改革春风 奏“破动改”三部曲
集中销毁赌机
市委第六检查组对市文物局开展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进行督查检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小小隐患易酿大祸
惠州一中博罗启正学校今秋开学 设560万奖学金
廉政清新文艺行————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参观第一届“清风株洲”书画展
刷脸支付成现实 自助购物不用等
关于永州市中心城区试点道路停车泊位实行收费管理的公告
榕城区部署相关工作推动实现榕江流域“河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