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信访干部要敢于说“NO”


  从2004年《信访条例》颁布后,信访热成为一股潮流。群众有事必信访,这体现群众维权意识的上升,也体现了信访作为政府与群众沟通桥梁的作用。面对群众信访,信访干部要定好位,站好岗,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态;更不能抱着群众一天吃饱没事干的情绪。要实实在在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干部就要有大胆说“no”的勇气。
对政策执行不严说“no”。信访事实上是一个沟通、协调部门,案件的承办往往是由职能部门负责,包括对政策的运用和把关。而信访干部绝不能当“甩手掌柜”,对于职能部门的处理意见抱着“拿来主义”。要站好政策的第一班岗就需要信访干部对所有政策吃透弄懂,确保政策把关到位,对于部门政策运用不当、把关不严的,要敢于红脸,大声说“no”。
迈得开人情敢于说“no”。虽说信访办不是实权部门,没有掌握财政大权,也没有现金流,是典型的“清水衙门”。然而,信访部门手中的权利并不小,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党委政府的意见,他们的没一次信访回复都代表着政府的决定。因此,有些人就会找信访干部套近乎、拉关系,以期望在信访回复中“无中生有”“指鹿为马”。这个时候信访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对熟人请求要迈开面子敢说“no”。
抵得住强权敢说“no”。在信访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个别领导不了解政策和事实真相,对于一些群众找关系“曲线救国”,让领导施压以期获得“非正常回报”。比如,有些人借助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聚众上访,然后以此为与领导谈判的筹码,借机要求获得“赔偿”。领导或不了解政策,或为了区域稳定就会让“信访”做出退步,这个时候要敢于说“no”。坚持政策导向,坚持原则和初心,宁可花更多时间入户做群众工作,让群众明白真相、了解事实,也绝不“妥协”。
信访干部敢于说“no”,是对党和政府的忠诚之心,是对百姓的赤子之心,是对事业的无上责任之心。这份敢于说“不”的魄力,是对担当的最好诠释,是对百姓利益的最好护卫。唯有敢于说不,才能够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来源:景德镇新闻网)

云龙:打造“三城五园”产业集群
海河路办事处扎实做好数字城管事件整改工作
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新时代传习所开展扶贫政策集中宣讲活动
一箸入口 三春不忘
合川:“积厚流光”古牌坊 激励乡间人才辈出
[网评]信访干部要敢于说“NO”
许达哲会见乌干达驻华大使吉永嘉
"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大米节"28日至30日举办
银川加速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文广新局】召开2018党建工作会议
顺义区人力社保局三项措施促进河东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
九江市公路管理局对辖区内G105线进行集中整治
地方民俗唱大戏 龙狮合舞闹元宵
邹平县:我县构建“四大机制”锁牢森林防火安全门
经开区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
花园街道禁毒宣传进酒店
“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作品巡展开展
温州商品凭原产地证享进出口贸易优惠
东莞保税电商货物进口“港区联动通关一体化”模式启用
常德朗州高级中学:抓安全设施整改,迎新学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