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加快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纪实
□鹤报融媒体记者 郭坤 通讯员 张付霞 实习生 马恩
近日,记者到鹤山区采访,恰逢鹤山区在姬家山村举行扶贫文艺消夏汇演活动。在姬家山村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小品《第一书记下乡来》、豫剧唱段《当干部就要能吃亏》等节目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自2016年8月鹤山区取得第四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该区通过开展标准化创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等举措,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政府主导、部门齐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一批具有独创性、标志性、引领性的文化品牌。
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全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016年取得创建资格后,鹤山区制定出台系列工作制度,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职责分工,把创建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园区和各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不断加大文化建设财政投入,文化事业支出大幅度提高,近3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幅。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两年来,该区先后新建了中山文化公园、鹤山文化广场、鹤壁集镇中心广场等一批游园、健身广场,新建了鹤山区文体中心,全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各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站,81个村(社区)建成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了47个行政村全覆盖,乡(镇、街道)电子阅览室设置率由30%提高到100%,区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进一步升级,社区(村)共享工程服务点设置率100%,全区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100%。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20万元建设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展览室,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方面、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开展各类活动,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7月12日,鹤山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早早地便赶到了张家沟村、高洞沟村、古楼河村等6个贫困村,满载精神食粮的流动图书车,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顿文化大餐。据了解,鹤山区公共文化机构常年开展书刊借阅、公益培训、展览、流动图书车服务,年均服务群众52万人次。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实施送戏下乡工程,每年送戏下乡300场以上,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64场,广场文化活动200场以上,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人人都参与”的文化氛围。
鹤山区还着力打造了“春满鹤山,欢乐民间”民俗文化节、“多彩鹤山,缤纷家园”消夏文化广场、“魅力鹤山,技艺传承”国粹经典、“幸福鹤山,品质家园”鹤山人文、“书香鹤山”读书系列活动、“舞动鹤山,炫我风采”舞蹈大赛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其中,“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项目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小学、工业中专建立了泥塑基地,将鹤壁窑烧造技艺从娃娃抓起;每年举办一次舞蹈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展现了鹤山多彩的群众文化和深厚的艺术底蕴;连续3年举办鹤山香椿文化节,提升了鹤山文化内涵和知名度。连续举办3年的“书香鹤山”读书系列活动,深入城区街道、社区、学校和各乡(镇)村、社区,鼓励居民8小时之外多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已被授予河南省“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保障群众文化 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近两年来,鹤山区在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均配备了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还通过设置公益岗位等渠道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文化专干+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的组建模式,组建了由近200名辅导员组成的群文辅导团,年培训文艺骨干7000余人次,成立了书法协会、舞蹈协会、戏迷协会、“鹤山之声”朗诵协会,以协会为引领,建立文艺业余团队86支,常年活跃在基层,鹤山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和9个小分队,有效保障了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责任编辑:刘彭军
新建高架桥配建地下商业街解放南路今年将综合改造
思明区新增3套监控设备 均用于自动抓拍违反限行行为
遂宁市暗访督导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
投资集团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
时清霜副省长到徐水区检查指导非洲猪瘟防控等工作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打造鹤山文化品牌
重庆市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市外侨办工作组拜会中国-东盟中心
加快产业链和产业联盟建设 李江南调研海工装备产业发展
我局组织参加2018年温爱佛山慈善人人行巡游活动
20亿元高科技项目落户道县
市粮食局组织市级储备粮异地代储专项检查
合肥、兰州、银川、东莞美术作品联展亮相金城
交警拾金不昧失主送锦旗致谢
琼山区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暨社会文明大行动工作会议
我县举办“新时代 新怀远”主题演讲比赛
蛏子湾养蛏子,违法!
武汉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605个
我市各地推进扫黑除恶工作
残疾老夫妻辛辛苦苦攒下千元竟被无良男子上门“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