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从我们身边的小事说起,比如40年前家里有辆自行车足以骄傲,而现在出门开车成为家常便饭;比如以前出门靠绿皮火车,而现在高铁、飞机任君选择……
对于80年代出生的王女士来说,记忆最深处就是父亲的自行车,谁也没有想到那时属于大物件的自行车如今会成为人人随手一刷的公共自行车。王女士说,从记事起就是坐着爸爸的自行车,因为那时交通不是那么发达,家住田东的她每每跟着母亲回蔡家岗的姥姥家,都是由爸爸骑车送到东城市场,坐3路车到蔡家岗,回程再坐3路车到东城市场,爸爸再骑车把娘俩接回家。“那时,妈妈坐后面,我坐在大梁上,也没感觉杠人,就是感觉爸爸特别有劲地蹬着自行车。”王女士话语间满满的回忆。
据王女士介绍,在她很小时,家里的自行车被偷了,为了出行方便,每月只有30多元工资的爸爸硬是省吃俭用了一年多买了辆珍贵的28式自行车。王女士11岁时,这辆爸爸最珍爱的自行车成为她的练手工具。
后来,王女士上中学了,看到其他女生骑着五颜六色的自行车穿梭在校园内外,她也渴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终有一天亲戚送给她一辆黑色的26型自行车。虽然和渴望中的有差别,但王女士还是对自行车爱护有加,骑着自行车,总有飞上天的喜悦感。
当摩托车走进人们的视野后,这时的王女士已对自行车没有多大兴趣,宁愿坐公交车出行,也不愿费力去踩脚蹬。再后来,小汽车进入了市场,出门打的更是工作后的王女士出门必备之选,而家里的自行车已落满了灰尘。
2016年12月,淮南首次出现了公共自行车,它们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淮小绿”。十多年没有碰过自行车的王女士带着10岁的女儿,用手机刷了二维码,不花一分钱,一辆“淮小绿”就轻而易举地来到身边。现在“淮小绿”也已成为王女士一家近距离出行的最爱。
改革开放40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逐渐强大,百姓生活也日渐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出行理念也在逐渐改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更多的人认识到改革开放40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的最大变化——环保高效。(记者 王玲)
(本网编辑 汤宁)
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新西兰一家人误食有毒野猪肉陷昏迷 或成植物人
宿迁开展低保公示规范月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展示百余位设计师作品
巴东打造无传销城市 建五位一体打击防控体系
环保“淮小绿”,我的最爱!
冷空气又来了 周日天气转好
市农机总站加强“十一”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关注临沂高考|年年都有“马大哈”今年怎么能少?
张鸿星深入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联通可退还原小灵通(客户)号码内的预存款
皇姑区:扫黑除恶漫画上墙 好看又易懂
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攻坚战 ——访涿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扫黑办主任康松
巨变下的灾区经济发展新脉动
省第四环保督察组信访受理组实地调查水污染问题
清明小长假首日长春有雨雪
撤路进厅 果农和收货商双赢
省总工会领导来郴为职工送温暖
山东“仿真枪”案改判:14人有罪免刑 1人被判半年
全民监督,共创文明城 ∣不文明现象随手拍(第三期)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