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7年,我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及省、市实施方案,正确处理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全面建立权责清单,并对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出台了渭南市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50项具体内容。重新梳理了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形成了新的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积极推动权力清单制度向村级延伸,在合阳、潼关、大荔三县开展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建设试点,规范了“最后一公里”的权力运行。以推行收费项目清单制度为抓手,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全年减轻企业负担2.5亿元。二是推进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全面落实扩权强镇改革要求,出台了全市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意见,积极推进重点镇行政体制改革,印发了蒲城孙镇、大荔朝邑镇等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向4个镇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82项。三是开展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在华州区、蒲城县和高新区、经开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确定一个部门集中行使本级相关部门行政审批权。四是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荣列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公共资源交易、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四大平台”投入运行,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政务有序推进,全市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五是开展了“减证便民”专项行动。从2017年8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对市县两级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梳理清理,市县两级共取消32项证明事项。
二、依法规范市场行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活动。在加强商标监管和打击传销、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建设“信用渭南”等9方面开展专项行动,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建立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出台了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审查监督委员会,清理违反上位法、不合时宜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性文件49件,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建立起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市场监管局,在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和盐务领域整合监管力量,有效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三是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有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面落实,进一步将公安、住建、交通等20个部门的49项备案事项整合到工商营业执照,实现“54证合一”,压缩了办理时限,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四是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了渭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市级部门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指导目录,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行诚信“红黑名单”和联合惩戒措施,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指数名列西北五省第一。五是全面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完成了市级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的梳理清理,形成了市级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市级共保留中介服务事项56项,减少论证、鉴证、鉴定、证明材料54项,减少近50%。
三、坚持以良法促善治,推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渭南市湿地保护管理条例》、《渭南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先后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颁布施行;着手启动了《渭南市城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起草工作。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市县两级全面落实了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坚持规范性文件未经合法性审查不上会、不签发;加大对备案文件的审查力度,市政府全年备案审查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单位规范性文件72件。三是及时清理、修订规范性文件。市县两级政府组织开展了对建国以来现行有效的各类文件清理活动,对2014年以来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专项清理,组织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文件,并就清理结果向社会进行了公告。
四、完善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
一是认真落实决策法定程序。市县两级政府不断完善议事决策规则,明确重大行政决策量化标准,在“铁腕治霾”、降污减排专项治理、重大项目引进、招商引资等实践中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的落实。二是强化了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市政府明确凡是未经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的涉法性事务,不得上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不得签字印发。2017年来,累计对华山机场项目、蒲白黄高速项目、设立渭南市ppp项目财政引导基金方案等190余件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了审查、修改。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市政府法律顾问进行了换届,全市全面建立起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政府法律顾问队伍,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市政府法律顾问充分参与重大涉法事务处理,参加政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在一些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重要招商引资合同的签订等方面提前介入。
五、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按照《陕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规定,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为1324名考试合格的执法人员确认了执法资格;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组织开展全市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的调研,建立起渭南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开展4次现场执法监督检查,2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评查了8个县市区、15个执法系统171份行政执法案卷。二是积极推动“三项制度”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三项制度”为年度改革重点任务,市委改革办、市法制办等单位专门开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并予以全市通报。各县市区、各主要执法单位根据工作实际相继建立起配套行政执法各项制度。三是健全“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在环境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侵权假冒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协作机制和疑难复杂案件会商机制,明确了环保与公安执法联动协作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工作制度、重大案件会商制度等五项制度。四是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市级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编制完成,市级39个具有检查事项的部门共确定随机抽查事项240项,提前实现了随机抽查事项的全覆盖。市工商、物价、统计等单位召开了全系统推行双随机市场监管会议,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五是全力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渭南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市级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相关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划转和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三定”规定,实现城市管理和执法领域职责集中行使。
六、坚持公开公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一是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修订了渭南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和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市县两级依据权力清单,全面公开了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公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政府性基金目录、政府定价目录。二是推动重点信息领域公开。市政府门户网站以专栏形式公开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土地交易、保障性住房等信息2800余条,公开群众关注度高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类、环境保护类、安全生产类信息960余条,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及项目进展情况信息140余条。三是创新公开方式。市政府今年以来共开展11期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活动,遴选130名大学生到政府机关假期见习。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网站等形式回应社会关切、解读政策、互动交流,先后开展电视直播问政《百姓问政》节目6期,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15期,邀请各县市、部门就热点业务话题与网友进行沟通交流、解疑答惑。
七、充分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建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市县两级完善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和大调解机制运行,积极构建多种类型、不同层次、全面覆盖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了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产生了临渭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澄城县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委员会等一批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好、品牌好的调解组织。二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矛盾主渠道作用。2017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39件,审结118件,审结率为84.89%,其中维持29件,占到24.58%。市政府法制办就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某一管理领域的共性问题,向市政府领导专题汇报;对于个案,通过下发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纠违治偏、防微杜渐,2017年共制发复议意见书、建议书6件。三是主动接受人民法院司法监督。市政府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督促市县政府及其部门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接受人民法院司法监督;市政府法制办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起行政审判和行政应诉联络工作机制,召开了2017年市政府与市中级人民院行政争议协调处理联席会议。2017年,市政府共参加行政应诉56件次,均积极参加应诉,认真履行法院生效裁判。
八、强化组织保障,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政府常务会议坚持开展法制讲座,主要领导带头学法,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存在问题。2017年,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渭南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渭市发〔2017〕12号),审定印发了《渭南市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渭市办字〔2017〕42号)以及《关于落实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分工的实施意见》(渭市办字〔2017〕46号);市政府领导专门批示研究市县法制机构建设,富平县、华阴市等4个县级政府法制办升格为正科级。二是强化考核引领督促。市县两级将法治政府建设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且在全省首家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中心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同安排同部署。三是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市县两级政府自觉接受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坚持向同级党委、人大和上级政府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将年度报告通过报刊、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四是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干部竞争上岗、初任培训、继续教育中,增加了依法行政能力课程内容,提高法律知识比重;在全省首推“普法清单”责任制,落实重点部门的普法责任和部门第一责任人责任,举办“法润东秦大讲堂”系列讲座10余场次,开展了“与法同行”新媒体普法大赛、“普法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
2018年,我们将继续落实好中省部署要求,以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工作,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加快渭南“三地一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市认真落实许勤省长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
三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金湾“三个一”专项工作全面完成 全区“危废产生单位”都签了“承诺书”
市建委定向扶贫,与定西市住建局联合举办第一期建档立卡户建筑技能精准扶贫培训班
市质监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免费“商场”入乡村 小桔灯公益送温暖
市律师协会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
恋爱七年被甩 杭州小伙为疗伤半年花百万给她们
高明召开区委书记专题会,听取十二届区委第三轮巡察情况汇报
气象信息(2018年5月29日15时)
南开区召开河长制工作验收情况反馈暨河湖水环境社会监督员聘任会议
襄城县:县委书记宁伯伟就产业集聚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点播】俞东来在市委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督查组到市蒙医中医医院玉泉区中蒙医院进行专项检查
天心区荣悦台小区现大量非法民宿 安全隐患谁来管?
通道陇城镇:积极开展农村改厕专项调查工作
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会
临海市水利局开展白沙湾标准海塘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2018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新闻发布会在市工商局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