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图书馆、美术馆、各街道(乡镇)的综合文化站是静态的文化“加油站”,那么活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图书流动站”“流动大舞台”“流动辅导站”便是从这些“加油站”延伸出去的文化加油管道。因为有了这些,丹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立体了,也生动了、鲜活了。
图书流动站:创新服务让信息流动更精准
7月12日,随着市图书馆在65739部队建立的“流动图书站”正式揭牌,500本图书和200本杂志进入军营,将进一步丰富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这也是市图书馆深入全市企业、学校、社区等场所建立的第35个“流动图书站”。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百姓惠享文化福利,市图书馆将服务延伸至社区、乡村,“图书流动站”“送信息下乡”“期刊服务点”等服务让图书、期刊、信息技术在城市乡村间畅快地“流动”起来。
“市图书馆来送书了,快借书去。”5月3日,市图书馆送书的消息在九连城镇窑沟村不胫而走,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赶往书屋。当天,市图书馆与振安区图书馆为九连城镇窑沟村等五所农家书屋送去了种植、养殖技术资料25种7500册、期刊500册,为农家书屋及时“补血”,方便农民掌握致富技术,丰富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市图书馆信息开发部主任古晓梅说,如今的送信息下乡更有针对性。每次下乡前,他们都根据当地种植、养殖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收集、整理特定种类的技术资料进行发放,及时对农家书屋的图书、期刊进行更新,让农民掌握适合自家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图书馆深入东港、凤城、宽甸等地乡镇开展“送信息下乡”活动累计15次,共发放种植养殖资料两万余份、期刊千余册。“我们将通过定点定户的方式将文化服务更精准地送到农户家门口。”她说,今年下半年,市图书馆将联合市科技局、农委等部门定期定点定户开展送信息服务,对指定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除了农民,青少年也成为流动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今年上半年,市少儿图书馆新建经山小学和万隆两个分馆,分别调拨图书5000册和2000册。其中,万隆分馆成为市少儿图书馆建立的首个面向社会开放的分馆。近年来,市少儿图书馆通过建立流动图书站,将图书推送到14个偏远农村学校站点,解决农村孩子看书难题,使他们能同城市孩子一样共享馆际文献资源合作成果。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送书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还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
7月10日上午,市图书馆学生工作部主任徐丹整理着来自全市10所村小的调查问卷,这是为“在全市开展青少读者远程阅读推广服务项目”进行的前期调查。她说,这是在流动文化服务方面的一种新尝试,希望借助新媒体手段将更丰富的阅读资料和信息传递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进一步满足农村青少读者的阅读需求。
不久的将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分馆、流动站建成,一张图书馆“大网”将在全市形成,营造丹东浓厚的书香氛围。
今年3月3日,市图书馆信息小分队送信息下乡来到东港市龙王庙镇。
流动舞台演出: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
“节目太精彩了,看得很高兴!”“歌声温暖,舞蹈好看,丹东人才真多!”
7月3日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颂歌新时代 永远跟党走”丹东市社区文艺调演汇报演出在鸭绿江边踏歌起舞,精彩纷呈的节目博得了现场近万名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该活动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年,惠及群众7万余人次。
今年1月26日,金山镇石桥村热闹非常,元宝区文化馆带来的精彩演出赢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这只是我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市文化部门组织全地区千余名文化工作者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基层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群众文化展演活动、丹东市群众文化节、丹东市读书节等一批主题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流动”舞台,将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城区的大街小巷、乡村的田间地头,让群众尽享文化盛宴。
6月21日,2018年“辉煌伟业时代新歌”全省农民广场舞展演在辽宁大剧院广场拉开序幕。我市振安区同兴镇舞蹈队带来的舞蹈《希望的田野》在全省2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而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振安区文化馆舞蹈老师孟朝辉的精心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年来,针对城乡百姓不同的文化需求,我市各级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长期深入基层,送上舞蹈、声乐、戏曲等免费培训项目,扎根基层农村“种文化”,将专业文艺辅导送到乡村,为村镇培育更加专业的文艺骨干队伍,促进了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
“流动”舞台、微课堂、视频培训……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之利。
在丹东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中,“微课堂”受到全市文艺爱好者的关注。今年,市群众艺术馆推出“微课堂”培训项目,由专业舞蹈老师录制广场舞、扇子舞等教学视频在微信中发布,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学习交流,让更多群众与专业老师“零距离”学习,进一步提高全民艺术素养。
据了解,2018年上半年,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开展“送戏、送书、送展览,进村镇、进社区、进工地、进学校、进军营”等活动,全地区共开展流动文化服务265场次,观众人数近10万人。通过流动文化服务的持续推进,文化服务更亲民、更贴民、更乐民,让文化动起来的同时,也为群众的幸福文化生活加码。
□记者 李楠楠
章丘教育强区崛起正当时
新修订的《大同市市级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发布
德州市将举办首届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沙龙
明日市民可免费领取“四害”防制用品
黑河市编办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流动”文化为幸福加码
中央扫黑除恶第四督导组督导 福建省工作动员会在福州召开
羊犀立交启动改造 8月实现全互通
济宁市PPP工作获省财政厅点赞
市公积金中心召开一月份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巴中光正实验学校等1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西固区打好三场攻坚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峨眉山市:峨眉山市农村公路由畅向美
3月份全市乡镇(办事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汇总情况的通报
政府投资审计专业局进点地铁集团开展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刘毅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拿出硬措施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关注食品安全 共建放心食堂
东营区商务局开展春节期间市场秩序大检查活动
我市认真落实许勤省长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
三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