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发布《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根据这份白皮书,截至去年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已达141.89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4%,这标志着南京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1.89万人,占总人口的20.85%;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74万人,占总人口的14.07%;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1.66万人,占总人口的3.03%。
近年来,南京老年人口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根据白皮书提供的数据,2013—2017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由约120万增长到141.89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18.78%递增为20.85%,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其中,80—89岁老年人口192412人,90—99岁老年人口23898人,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百岁老人)297人。
白皮书还关注了各区老年人口动态。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鼓楼区、秦淮区和江宁区,其中鼓楼区超过22万。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该区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秦淮区、鼓楼区和溧水区,其中秦淮区达26.04%。
我市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这些年,老年人口尤其是65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的比例逐年增长。其中,2016年65岁以上老人约88.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3.3%,去年则首次突破14%。按照联合国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比例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20%则进入超老龄化。市老龄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军表示,按国际标准,南京在去年实际上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目前我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信息为辅助、社会为主体、法制为保障,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针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我市推出了一系列具体应对举措。比如:在普及完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推出发放尊老金、办理老人优待证等普惠型福利政策,对特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半失能、失能城乡特困人员分别提供每月400元、700元的照料护理费;为符合条件且有使用意愿的特困人员免费安装紧急呼叫终端等。
主题雕塑《追梦》正式落成听雕塑创作背后有啥故事
三明市统计局通过“七五”统计普法中期检查验收
我市针对“克隆出租车”等进行专项整治 乘客可通过12328电话反映可疑线索
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联合多部门对民办换证幼儿园进行检查
佛山一中举行招生咨询暨校园开放日
我市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 依法保障美丽四川建设
曝光台:车辆乱停放 方便自己麻烦行人
大兴调研之风研究扩大公积金受惠面
宁国跻身“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城市”
义诊筛查
上饶市五中开展送温暖活动
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扎实推进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
右江区召开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集体约谈会
安徽芜湖市无为县发生3.6级地震 南京有震感
民盟濮阳市委工作会议召开
沅陵: “以练为战”,防汛救灾应急演练忙
世界洗手日:注意!洗手这件小事也许你一直都做错了
新华粤二氧化碳废气技改扩能实现一次开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