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城乡公交,沿着婺城区虹戴公路往西走,先后经过蒋堂镇、汤溪镇,途经界首村、西叶村,几公里的车程沿线,在某个路口转个弯,所经之处要么是农户房屋,临路而建;要么是农田池塘,临水沟壑的急缓坡。而往车外望去,道路延伸,路上的“安全防范”一路跟进,安全护栏、标示标线、监控信号灯等,设置齐全。
这是婺城区一段颇具特点的乡村道路。
近年来,随着农村道路实现“村村通”,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农村百姓出行不再难,行走在美丽公路。但由于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薄弱,让农村交通安全日益成为焦点。据统计,2017年,婺城区共发生交通事故8184起,其中80%以上集中在农村公路。
“相比于城市,农村公路交通情况更为复杂,没路灯、随意开口子、没有斑马线,有时候一棵树挡住了视线,就可能发生一起严重事故……”昨天,婺城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从“村村通”到“处处美”以后,如何实现“路路安”?6月10日,我们来到婺城区采访。
人力不足,农村道路怎么管?
“两站两员” 让监管“一杆子到底”
婺城区总面积超过1380平方公里,辖9镇9乡9街道,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490公里,占全区公路里程的94%以上。地域广阔、多山区的现实,加之人力不足,使得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的普遍性问题在婺城区更为凸显。
2017年9月,结合浙江省小城镇“车乱开”治理行动,“两站两员”试点建设推进会在婺城区蒋堂镇召开,交通安全管理站(乡镇)、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村)“两站”和安全管理员、交通安全劝导员“两员”模式在婺城区镇、乡、村全面铺开。
在婺城,交通安全管理站长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人员由交通、交警、乡镇联村干部、农机员等组成;在村里的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劝导员则从“四个平台”各村专职或兼职网格员中产生。通过走村入户、巡街上路、宣传诱导,“两站两员”把“单打独斗”的农村交通管理变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群防群治模式,成为农村交通安全监管力量升级版,为实现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排查、整治、宣传、服务五个下沉前移提供了有效支撑。
目前,婺城区已经发展拥有39名专职安全管理员、487名专职及兼职劝导员,形成了“交警+交通+行政执法”等农村公路交通监管力量全覆盖式的常态化模式。
而在推进“两站两员”建设过程中,婺城区坚持走行政管理资源整合:借助乡镇现有“四个平台”载体,实行“工作人员一同管理、工作任务一同布置、工作要求一同规范、工作成效一同考核”的“四个一同”制度,并把农村交通治理纳入“四个平台”网上监管,形成闭环,实现“两站两员”建设和“四个平台”的管理“共赢”和提质增效。
得益于这个“一杆子到底”模式,婺城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不仅“有力量”,而且日趋精细化。“借助站、员模式和‘四个平台’的闭环监管,农村公路交通管理的责任更严实、联动更紧密、管理更有效。”婺城区公路路政大队大队长冯剑桥说。
补齐短板,如何提升安全感?
信息化驱动“源头治理”
在交通繁忙的汤溪镇上,“交通安全劝导站”里,有不少应急设备。镇上的几位劝导员早晚坚守在重要路口,“电动车随意停走、摩托车不戴头盔、农用车超载现象很多……”几名劝导员如是说。
群防群治的“两站两员”模式固然好,但一方面劝导员不是执法者,群众不服怎么办?另一方面,劝导员要么是乡村干部兼任,要么是集体推荐,人少钱少,如何留得住人?
一个护栏,一次劝导,一种警示。我们走访多个劝导站,发现每月的记录数以百计,人员、车辆、违法行为“千奇百怪”,安全责任咋落实?安全感如何提升?
2018年初,浙江全省农村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设试点建设在婺城区开展,这位婺城解决农村交通管理基础信息不全、不准、不及时、不共享的“四不”突出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在没有路灯的虹戴公路上,夜晚行人走上斑马线,警示灯会自动亮起,提示过往车辆;路口的“自适应信号灯”可以根据行人和车流量,自动设置间隔时长;路上有事故、坠物掉落或者违法违章行为,视频监控系统会自动检测记录,并在后方的显示屏上提醒或曝光,后台的指挥监控中心也会同步收到……
依托信息化建设,农村交通监管变被动为主动性的动态监管,给农村公路装上了“智慧大脑”,也提供了更多的监管执法依据。
目前,婺城区已定制开发了婺城区公路应急指挥平台,设置了超限运输非现场执法系统6套27车道,安装监控视频138套,公路信息发布系统20套,打造出了具有视频全覆盖、信号灯自适应、事件自动检测预警、指示信息自动发布、环境气候信息交通违法行为自动提醒等智能化功能的农村公路信息化体系。
“这是重型货车过桥时的数据记录,变化幅度的参数可以反映出桥梁的整体情况。”在婺城区公路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桥梁监控,实现了安全的综合感知、分析及预警功能。工作人员介绍,在一些山区视线不好或急弯公路难以改造的地方,利用雷达感应系统,使两车交会时提前警告……
向立体防控延伸,深化科技手段应用,目前婺城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的建成率、使用率正在加速。
冯剑桥介绍,信息化是压实责任的重要手段,它与制度相辅相成,威慑力强。目前,该区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app系统已经初步建成,下一步,将深化其与“四个平台”系统对接,开发交通管理模块,实现综治、公安、交通等部门间的视频监控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利用大数据,使农村公路交通管理更智能。
“集市的时候必去、周末节假日必去、民俗活动必去、恶劣天气必去……”在蒋堂镇上,“老练”的安全管理员总结出了工作“秘籍”。靠着信息化的助推,2018年初至今,婺城区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44%,效果显著。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婺城区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加速推动信息化水平的机制、技术等建设,为农民致富之梦系上安全带。
海州区市政二处党支部开展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带动农户致富增收
姜建军率队检查高铁西客站及配套工程建设情况
【评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摩羯”登陆浙江温岭 浙皖豫鲁等6省市有暴雨
如何实现从“村村通”到“路路安”?
“三机联动”助力天更蓝
《Welcome to Shenyang》童声合唱版激情首演
【南关区】吉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乔恒到南关区视察幸福社区创建情况
激活集体产权助力乡村振兴
陕州区现代农业领跑农业经济
男子以为交警下班 无证开假牌车进市区
听罗湖“共建共治共享”故事,看社区治理从“独唱”到“大合唱”
市公路局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
一辈子收入由家人管着 65岁老人第一次用银行卡很茫然
生命诚可贵 遮阳伞可抛
老人要求股票软件改错被判驳 法官:勿过分迷信软件
今年第二场降雪降温应急气象服务进行时
2018淮海经济区报业联盟年会在蚌成功举办把脉新问题 共话新发展
湘潭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开展客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