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婺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婺城区坚持问题导向,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广泛征集老百姓意见,聆听老百姓需求,做到知民所需、帮民所困、解民所忧,实现心连心共创建。
婺城正通过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咬定目标,自我加压,攻坚破难,强化执行,迎头赶上,切实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度,并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出发,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
征集百姓意见 聆听百姓需求
“这个临时交易点已经存在了很多年,附近的城中村除了本村居民外,还租住着大量务工人员,倘若关闭交易点,附近居民买菜怎么办?”“我们了解到该市场有大量的自产自销农户,交易量较大,为保障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会妥善处理,不搞一刀切。”“太好了,这样我们这些附近居民就不用担心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买菜了。”不久前,面对曙光路存在多年的临时交易点,婺城区相关部门及街道负责人与附近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通过倾听居民意见,根据实际情况,他们决定:不一刀切地关闭这个临时交易点,而是对该交易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必须在规定地点内达到相应要求后才能继续开放。
众所周知,曾经的曙光路临时交易点摊贩云集、交通拥堵,如今已是秩序井然,不少商贩纷纷表示,他们对两个月后的新市场满怀期待。这个决定也让不少居住在曙光路附近的居民交口称赞:“上面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我们也有生活的需求,政府通过民意调查的形式广泛倾听我们的声音,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要为政府点赞。”
据了解,类似曙光路临时交易点改造的做法并非个例。近来婺城区各相关部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听取老百姓意见,加快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未来,婺城区将以经营方为主体,提高标准加强管理,适当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规范摊点经营行为,同时形成合力、互相协作、制定长效管理办法,加强市场外部环境和秩序管理,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打造“门前五包”示范街
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少不了沿街商铺这重要一环。为提升市容环境、创建文明城市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婺城区对区内各家沿街商户签署了“门前五包”的协议书,并在商铺门口贴上“门前五包”的指示贴牌,不仅让经营单位有责任,也让城市管理更精细。
西市街商圈作为市区最大的商圈,不少在此的商户纷纷表示,自从在商户门口贴上了“门前五包”指示贴牌后,感觉自己肩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沉甸甸的。然而其中一家商铺业主却说:“之前有小学生志愿者上门询问我关于‘门前五包’的内容是什么,虽然之前签订了协议书,但是我没能答上来。”
婺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已与各家商户签订协议书,但是成效并不理想,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是婺城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婺城正在打造“门前五包”示范街,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手段,邀请市民代表,对“门前五包”情况进行打分。“市民代表将在现场进行打分,用分数的形式评判出他们对一家商铺“门前五包”情况的直观感受,每次考评结果我们也将在商铺门口的指示贴牌上进行公示。”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为将婺城各大商圈打造成示范街区,未来的每次考评结果将设立及格线,如果有商户出现连续两个月不合格,就有可能登上黑名单,婺城区也将邀请相关的执法部门上门进行严查。“倘若连‘门前五包’都做不好,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个商户在店内安全、卫生等方面同样也存在低保障、不达标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说。
整治城市顽疾 改善社区面貌
连日来,婺城区各级领导深入各自联系社区,与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一起,开展城乡环境“十大顽疾”集中整治行动,整治城乡环境、清洁美化家园,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力。
“牛皮癣”及乱贴乱画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难点,婺城区按照“规范、美观”的要求,清理整治户外广告、门头牌匾,严厉打击乱贴乱画行为,强化措施治理乱贴乱画及牛皮癣;清理橱窗字号,美化沿街建筑立面。同时,强化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控,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进一步消除十大顽疾滋生的“土壤”。
婺城区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婺城区将按照“疏堵结合、强力整治”原则,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整治任务进行属地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建立“纵横成网、统一指挥、相互联动、责任到人、全域覆盖”的多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对影响文明创建的十大顽疾“露头就清、回潮就治”,不断加大巡查检查力度,扩大整治覆盖面,消除整治盲区。
据了解,此次集中整治时间为9月1日—15日,城区5个街道及白龙桥、乾西两乡镇45个社区列入整治范围,具体整治内容包括10个方面:消防通道堵塞疏通、规范车辆乱停、清除“牛皮癣”、取缔流动摊贩、清理乱设广告牌(乱拉横幅)、清理“僵尸车”、清除毁绿种菜、清理乱晾晒、清除或规范乱拉线及整改破损、脏乱垃圾桶。
关爱孕妈出行
自9月以来,婺城不少准妈妈都领到一个特殊的“关爱孕妈出行”徽章。一位怀孕3个多月的准妈妈说:“有了‘关爱孕妈出行’徽章,我以后出门更加放心了。”
婺城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何艳芝表示,很多孕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怀孕早期由于身材没有明显变化,孕妇人群容易被大家忽视。很多路人遇到肚子微凸的妈妈,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怀孕,不知是否应该让座和给予照顾,孕妈出行问题急需特殊“身份证”,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关爱。此次,“关爱孕妈出行”徽章的设计通过醒目的标识设计,提高孕妇的辨识度。戴上徽章,就相当于提醒公众:“孕妇出行,多谢关照!”
“关爱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孕妈群体的关爱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时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助力。”何艳芝说。
据了解,目前婺城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发放“关爱孕妈出行”徽章。一个渠道是对婺城区内进行产前筛查工作孕妇现场发放,另一渠道则是村一级的妇保医生通过自身掌握的情况对村内孕妇上门发放徽章,在发放徽章的同时医生会告知孕妈如何正确使用徽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今后,婺城相关部门将联合更多社会爱心团体加强宣传,为佩戴徽章的孕妈们在出行、购物等各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温馨关爱。
烟头不落地 婺城更美丽
9月9日,婺城区举行“烟头不落地、婺城更美丽”的启动仪式。当天,不少志愿者头戴小红帽,手拿钳子、袋子深入各社区网格,捡拾起人行道、树坑、绿化带、花坛等各处的烟头、垃圾,规劝不文明行为,向市民宣传倡导“绿色 环保 健康”的生活理念,影响并带动更多市民加入到“烟头革命”队伍,共同营造无烟、清洁、健康的公共环境,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此外,婺城还专门制作印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的纪念品及生活必需品,拾取一定量的烟头后可以到指定地点进行兑换,这也激发了不少市民自发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成果全民共享,创建全民参与。婺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方鹰说:“垃圾入箱、排队乘车、扶老携幼,虽是‘小事’一桩,但点滴之间却折射出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通过捡烟头这个小小的文明行为,促使广大市民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战。”
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潘宏德表示,婺城将以“烟头不落地”为契机,整治行人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塑料袋、饮料瓶罐等废弃物的行为;随意倾倒(堆放)垃圾、污水的行为以及门前“五包”不履行责任的行为,以小见大,将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上门入户做好社区共建
“经过社区、相关部门以及志愿者不懈努力的上门宣传及劝导,前不久我们终于成功拆除了旌孝街社区内一个违建近20年的大铁皮棚。”城东街道旌孝街社区相关负责人徐国军说。
徐国军表示,违建铁皮棚的顺利拆除,得益于婺城区社区共建活动的推进与开展。据徐国军介绍,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旌孝街社区利用小区宣传栏、横幅、黑板报等宣传载体,开展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同时呼吁志愿者敲门入户劝诫,引导居民关心、理解和支持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得益于社区前期的宣传发动,再加上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上门做工作,旌孝街社区用了两周时间彻底解决遗留近20年的难题。
为了全面提升创建的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婺城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进万家门、知万家情、暖万家心。
自社区共建活动开展以来,婺城每位区级领导每周至少一次到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督查、指导文明城市创建,双休日也至少半天到联系社区督察、指导。各社区联系区领导通过开展社区共建会议,将社区在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责任到人,限时整改,对标销号;对涉及市直部门的相关问题,主动与市直部门对接、协调。此外,各共建单位也与社区主动对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共谋社区创建新思路。
吕家岘村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大代表积极助力“河长制”工作
嫩江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召开
暴雨致我市各地道路多处出现险情 15日下午 我市发布第30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武汉专家到黄冈义诊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婺城细处着手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钱排群众舍小家顾大家镇村干部勤发动勤作为 征地全面铺开扎实推进建设县域副中心
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云南打响困难职工脱贫解困攻坚战
“展卷闻书香 灵起鸿鹄志”传统文化进校园
我市抽检多批次月饼 全部合格
晋城市财政收入完成过半
昌黎县大蒲河镇——三个“进一步”积极防汛
昆明中考成绩今日可查
市安监局召开工作务虚会
时建勇救落水儿童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湖州74个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569.8亿
项志新:敢啃生产一线的硬骨头
柯俊刘芳震等恩施州领导与党外人士座谈共商发展大计 喜迎新春佳节
以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三个努力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