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越过长江看无为经济社会大发展 先烈精神永流传


自动化生产线吸引了市民的目光
市民们参观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9月15日,大篷车再次出发,首次通过通车十八载的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来到江北无为县,参观了无为经开区企业、城南公园、现代农业科技企业以及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与指挥部旧址。一路走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市民对位于江北的无为县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一块发展的热土,有吸引力”、“从城南公园可以看出无为城市建设注重居民需要”、“农业科技含量高,更有利于精准扶贫”……此外,在参观了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及七师旧址后,市民抚往追昔,纷纷表示“牢记历史,不忘先烈,做好自己”。
“高大上”的县域经济发展
无为县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自隋朝始建以来,已有1400余年历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历史上书画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三载,也有着“父子丞相”王之道和王蔺、哲学家吴廷翰等诸多名仕贤达,现代则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擂鼓诗人”田间等仁人志士。
无为区位优越,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轴”之上、“芜湖核”之内,处在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马芜铜经济圈的交会区域,且交通便捷。作为传统的鱼米之乡,无为拥有近60公里长江黄金岸线,自然人文景观闻名遐迩。该县已初步形成以电线电缆超500亿元产业为龙头,以建筑、农副产品深加工、羽毛羽绒和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产业为中坚的主导产业体系。近年来,一批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发展后劲、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路走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在了解了相关背景后对无为的兴趣更浓。在无为经济开发区城东园区,他们得知,该园区产业定位以生命健康(健康食品及医药、医械)、电子电器及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做足“电”“食”文章,着力打造安徽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及高端电子电器产业基地,举全县之力再造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据此,在无为县当地人士带领下,大篷车一行走进了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为制药厂。在该企业,参加大篷车的市民参观了氯化钠溶液生产流水线,了解该企业在当地规模的变化与厂址的变迁,感受无为对知名企业的吸引,以及这些企业对解决就业,带动当地发展所起到的领头羊作用。此后,大家又来到安徽互感器公司参观,体验无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该公司系原电力部、机械工业部定点互感器生产企业,安徽首家互感器生产厂。安互公司生产主要产品为电流电压互感器及组合互感器等,其销量居安徽省第一位,处于全国第七位。对此,许多市民连连惊叹,“没想到无为县的经济发展已经如此‘高大上’了”。
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在参观了无为经开区数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后,大篷车一行又来到无为县城南公园。公园位于城南新城,作为无为县政府投资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亮化工程、景观工程,该园建设总投资约5385万元,2014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公园总占地面积9.78公顷,其中,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由人工湖、人工岛屿构成,内建有大型喷泉、灯光塔、景观亭、亲水平台等设施组成,是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大型公园。
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在发展的同时,无为县也不忘暂时走在“后面”的人,对于一些因病、因灾,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尚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众,通过创新模式来加速脱贫。当大篷车一行来到红庙镇闸北、海云两村时发现,位于此处的芜湖市丹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带动脱贫上有一套。
该公司主要生产油用牡丹、菊花,开展种苗培育与种植技术培训,加工开发牡丹籽油、菊花饮品等系列产品,是一家集科研、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该公司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务工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保证人均年务工收入3000元以上,共吸纳60余名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在现场,市民品尝着该公司生产的特色菊花饮品,相信这里的乡亲日子会越过越好。
先烈的精神要一直传承
在无为人文景观中,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及当年军部旧址知名度颇高,每年要吸引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士前来参观瞻仰。
据介绍,新四军第七师于1941年5月1日在无为县白茆的胡家大屋正式成立,主要以“皖南事变”中突围到江北的新四军部队为基础,会合江北游击纵队二团、三支队挺进团等部队组成,战斗人员达2000人。七师成立后,师部即迁往今天的红庙镇境内涧边村里,逐步形成了以严家桥为军事中心的巢无革命根据地,是皖江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在师部院子里有三棵当年种下的棠梨树,至今郁郁葱葱充满活力。看着这些依然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大树,市民仿佛又看见战火岁月里,这些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高大形象。
这座指挥部旧址还保留着砖木结构的茅草平房五间,陈列着七师指挥员当年用过的桌、椅等简易家具。这里已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期间,七师先后与敌寇进行了1000多次战斗,攻克日伪据点200多座,杀、伤、俘敌1.4万人,部队由2000人发展到3万多人,还发展了10多万地方民兵武装,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的革命武装力量。看着这些简陋的设施,却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市民满是敬仰,“对于先烈们心中只有国家民族的忘我精神,我们要一直传承下去,我们今天的所有成果,也离不开这些精神的支撑”。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陈攀攀 文 许诚 摄

团结桥风景如画
喜看黑土地两年的可喜变化
晚汇|20岁小伙因一片胎记入院,医生:是癌!5年前爷爷肝癌、3年前太奶奶食道癌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Ⅳ级响应全面启动
宁波提前进入双夏季节 18万亩早稻陆续开镰
“大篷车”越过长江看无为经济社会大发展 先烈精神永流传
唐山召开扫黑除恶人民监督员聘任会议
安乡围庵小学举行“不忘初心,做最美教师”师德师风主题演讲赛
吉州窑茅庵岭窑址考古取得新成果
张院忠对包头日报入选全国百强报刊作出批示 希望包头日报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 
太原代表队取得开门红首日斩获2金2银2铜
开封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参观调研示范区广电局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关于做好2018年本市在建水务海洋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
乍嘉苏线航道城郊段养护工程十期通过设计审查
合肥市着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退休时医保年限不足不可一次缴齐
第二届唐山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今日启帷
我市多举措筑牢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墙
《雷锋日记》是做人的教科书
无人超市购物流畅便利 新消费模式悄然融入青岛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