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有的在北京读大学,有的去德国留学
没上过学的夫妻造出书香之家
党员联系服务站曹勤英(右)向老夫妻取教育经。
一对年过八旬的夫妻,从小都没上过学,却培养出了一个书香之家。
他们的儿女和孙辈,有大学生、研究生、工程师。有在北京读大学的,还有在德国留学的,让熟知他们的人,佩服和羡慕。
父亲皆早逝
没钱读书干着急
这对老夫妻,老爷子叫王孟先,85岁高龄,思维敏捷,十分善谈。他从小没上过学,怎会有如此文雅的名字?12月19日,油田社区登峰党员服务站站长曹勤英,带着记者来到老人家里。
“我的名字,是我们村一个学问很高的大先生起的。”王孟先说。
王孟先身世坎坷。老家在山东,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们兄妹5个,艰难度日。那个时候,吃饱肚子都难,更别谈上学了。王孟先告诉记者,他23岁当兵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到部队后才开始学文化。
王孟先的老伴名叫王传英,今年81岁。
“小时候,我挎着篮子去挖野菜,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去上学,急得直哭。”如今说起来,王传英还眼含泪花。
王传英3个月大时,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带着四个娃,生活异常艰苦。王传英刚会走路,母亲就把她送到外祖母家抚养。
王传英的外祖父母,靠卖包子为生。“细面都做成包子卖了,换了钱买回粗面吃。”虽然外祖母家生活也艰苦,但能活命。
9岁时,妈妈把她接回家,每天让她捡柴、挖野菜,小小年纪的她,就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苦命人结连理
发誓让娃都读书
王孟先不怕吃苦,入伍四年,立了两次功,并入了党。1960年转业到大庆油田,开始在钻井队工作,他处处表现出肯吃苦的精神,1963年被评为标兵。
“当时吃不饱肚子,打井人拉肩扛,冬天住的地方很艰苦,不少人都跑了。”王孟先说。有一天晚上,他们队有个人打包裹,王孟先看见了,劝他留下了,但那个队友说太苦了,实在受不了了,第二天还是离开了。
1961年5月,王孟先回山东老家探亲,经人介绍,和邻村同样父亲早逝的王传英相识,认识5天后,二人结为连理。
结婚第三天,他就带着王传英来到大庆。
当时,两个人都忙,5个孩子都是大的看小的。没上过一天学,成了夫妻俩最大的遗憾,他们有了孩子后,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都读书。孩子们也个个争气,都十分爱学习。
孝敬老人
把母亲都接进城
这对老夫妻的孝道,也是远近闻名的。
1965年,他们的大女儿一周岁时,王孟先回老家把母亲接到了大庆。
老人后来瘫痪卧床,夫妻俩悉心照顾。他们的二女儿,稍大一点后,每天给奶奶喂饭,坐上小板凳上,刚好能给奶奶喂到嘴里,因此还耽误了上学,10岁才入校读书,但她勤奋好学,后来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
婆婆去世一年后,王传英回老家,把娘家妈也接到了大庆。
“老家生活苦,吃的食物主要是地瓜,母亲胃不好,到大庆后有粮食吃了,胃病慢慢就好了。”王传英说。
这一照顾,就是32年,老太太97岁过世,享到了女儿的福。
后代个个有出息
打造出书香之家
“我在井上工作那些年,冬天特别冷,干粮送到井上,都冻成块了,我们就啃着吃。”说起过去吃过的苦,老夫妻俩十分感慨,也格外珍惜晚年的幸福生活。
几年前,老两口二女儿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如今,在德国读研究生。
“后代都是读书的状元,我们老两口高兴,后辈们把我们没读过的书,都读了,我们俩也没有遗憾了!”采访中老人说。
曹站长说,老人的五个儿女中,有三个入了党,个个孝敬。这对老夫妻,虽没有生在书香世家,但是他们却造出了一个书香之家。
文/摄 大庆晚报记者 华浜
全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
熊家垴社区开展“你我牵手粽香四溢”活动
奋力开创港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新局面—访港北区委书记玉彤
深圳宝能集团环京区域总经理罗小波一行来曹考察
迎江区:章洪海专题调度园区建设工作
八旬夫妻没上过学造出书香之家后代个个有出息
市民政部门寒冬送温暖
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一次会议
磁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俊波主持召开县长办公会
市政协七届八次常委会召开 加强乡村依法治理
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太原市工业企业开展废水提标改造
滁州市政府党组召开“讲严立”警示教育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吴岩峻与世界帆联主席金·安德森会晤共谋推动三亚帆船体育赛事发展
路口遇红灯停车越线了算不算“闯红灯”?
宽甸县委召开常委会议
佛企凭证减免税负超28亿
我省集中整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
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唐山开讲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扎实推进危化品安全攻坚行动
邮储银行芜湖市分行多措并举开展金融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