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多措并举倾力构筑人才高地


凝聚工作合力 打造育才平台 拓宽引才渠道
高新区多措并举倾力构筑人才高地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一座城市最根本的优势。近年来,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在凝聚工作合力、打造育才平台、拓宽引才渠道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多举措凝聚工作合力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高新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和十九大精神宣讲,邀请省外、市委党校老师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授课,分4期对全区132名科级干部和486名企业高管、人才工作者进行集中轮训,提出加快人才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氛围。每年岁末年初和“人才活动月”,区党政主要领导都会对工作在基层一线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走访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发《2017年高新区精准帮扶企业营造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积极做好区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工作。每位区领导对接2~3名优秀人才,通过座谈走访、咨询服务等形式,帮助高层次人才切实解决各类问题;每位区领导还挂点帮扶至少5家企业,积极为企业宣讲人才政策和引进人才,通过建立联系、问政问策、解决困难、提供服务等措施,把各类人才团结和集聚到全区各项事业中来。
多形式打造育才平台
高新区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突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专门人才,打造育才平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组织14名人才工作者参加市人才办在上海举办的“人才工作者素质提升培训”,组织100余名企业人才参加市工信委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4期经营管理与转型创新专题培训班,组织10家企业19名企业家参加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工业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与转型创新专题培训……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除此之外,该区还通过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科技平台、优选科技项目、加大专利等高新技术奖励等措施,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2017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申报省2018年度科技计划项目25项、申报科技项目40个,新修订印发《新余高新区企业考评奖励暂行办法》,创新设立了“企业家奖”和“企业人才奖”。良好的平台及各项奖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
全方位拓宽引才渠道
高新区充分利用重大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和人才交流会等平台,积极开展项目引才、平台引才、人才与资本对接活动,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组织有引才需求的企业申报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17年,该区招商引进“渝郎回乡”企业29家,签约总资金131.3亿元;共引进研究生以上专业技术人才79人,新增高层次人才9人、市级突出贡献人才5人。此外,围绕人才需求,优化发展环境,下发了《新余高新区关于支持鼓励工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惠企政策,共收集问题341条,已解决246条,解决问题率为72.1%,解决率位于全市前列,2017年为62家重点企业减负8301.37万元。同时,加快公租小区、职工活动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春龙商业街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行企业家绿卡制度,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为人才提供特殊优待,为他们营造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全年为外来入学的高层次人才子女77人实施全免教科书费、学杂费、保险费和校服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71379元,为52名高层次人才实施免费体检,积极兑现高层次人才津贴12.96万元。
经济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高新区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带动了人才聚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天长:争当滁州融入大江北急行军
第二期佛山市工商联直属商协会经验交流会召开
和县县委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
乌当区开展烟花爆竹储存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晋城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压力注浆减振消振”技术国内领先
高新区多措并举倾力构筑人才高地
市埔田片城乡环境“六整治”试点工作会议在我镇召开
强化主体责任提高脱贫质量
温州新增14位国遗代表性传承人 上榜人数位列全省第一
经济日报:微观基础改善 经济稳健可期
市二中录取线出炉,成绩须达到“五A”
深圳国际低碳城“绿”意盎然 引进威翔航空等一批产业项目
深圳去年新增海绵城市面积达39.1平方公里
李红军就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出批示 以“零容忍”态度 依法严惩黑恶组织及其“保护伞”
花山区政协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
戴启远在全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要求全市动员全民发动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烟台莱山区董家庄旧村改造规划方案出炉(图)
绚丽灯光节 点亮夜仙游
东丽区加快布局智能科技产业
第三届“捷安特杯”唐山全国自行车公开赛鸣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