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农民“钟点工”成种植大户好帮手

中国台州网5月17日讯 这几天,笔者在路桥区蓬街、金清、路北等地采访时发现,许多农民“钟点工”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当地农村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每天干8小时活儿,工资多的时候一天有100来元,少的也有六七十元,而且当月付款。”在金清镇新联村蔬菜基地打工的村民罗阿姨一边忙着分拣红茄一边乐呵呵地对笔者说,“在家门口打工,虽说收入不是很多,但可以方便照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种田、挣钱两不误,蛮好的。”
据了解,这些专门给种养大户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的农民,由于熟谙农事、随叫随到,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钟点工”,很受种植大户的欢迎。在不耽搁自家农活的前提下,这些农民“钟点工”人均每月能赚二千多元。
近年来,随着土地的流转,路桥区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大户。他们生产规模扩大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几十亩、上百亩土地的种植,仅靠自家的人力远远不够。聪明的农业专业户们也学着城里人的办法,雇用懂农业技术的“钟点工”来帮忙干农活。这样,一批具有生产技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民家庭,在种好自己责任田的同时,争相向农业专业户输出劳力。
蓬街镇蔬菜种植大户杨礼池说,依靠这些“钟点工”,他种蔬菜的面积从原来2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180多亩,种植品种种植效益也不断增加。正在田头做“钟点工”的蓬街镇金华村村民郑阿姨告诉笔者,自己年龄偏大,进不了工厂工作,而自家田里农活少,经小姐妹介绍,就到蔬菜基地里当起了农民“钟点工”。
正在田头忙着采摘小番茄的农民王美田说,自己做了七八年的“钟点工”,现在还把家里的妻子、兄弟、亲戚也叫来一起做“钟点工”,一年下来,收入也不错。
浙江百龙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厚林告诉笔者,他们公司每年培育各类蔬菜苗2亿多株,在育苗管理等环节,长期雇佣了10多名农民“钟点工”。
路北街道管前村农民王阿姨说,每年的桑葚采摘时节,她都雇佣“钟点工”来帮忙,按时计酬,轻松地解决了缺劳力的问题,她觉得这是一举两得。
田头“钟点工”的涌现,不但解决农忙时节的劳力缺口,打消了种植大户的顾虑,而且盘活了农村闲置劳动力,为部分剩余劳力寻找到了“就业创收”的机遇。“我们这些钟点工不用出村、出镇,活跃在田间地头,专门从事蔬菜栽培、果树修剪等各类技术型农事作业,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灵活、稳定的就业,心里也踏实。”王美田笑眯眯地说,靠苦力养自己,靠技能养全家,现在咱们农民也需要有一技之长。

惠州城管部门重拳出击拆除违法建设
提高站位 实干真干牢筑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
常德社区大学主题活动激活“雷锋精神”
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揭牌及奠基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
干家务做公益能给中考升学加分 广东试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发各方关注
路桥:农民“钟点工”成种植大户好帮手
衡水日报社声明
鹤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及周边地下水水位稳步回升
车外抛物155辆车被曝光 市民参与抓拍予以奖励
市农机安全监理所检查“三秋”国庆农机安全生产
你以为“消失”了的,其实正全新回归——说说当年“爆款”的前世今生
【双创】鞍山师范学院举办“红领巾创客小达人”活动
狠心遗弃重病妻子 外卖小哥成“网逃”
我市积极服务国家重点水利项目建设
订单西瓜 助力增收
烟雨蒙蒙季月日 不尽关怀滚滚来——北师大党委书记程建平和嘉兴市市长胡海峰莅临北师大嘉兴附中视察指导
以红蓝榜单形式通报并滚动曝光 阳新压紧压实帮扶责任
南海新增75项全区通办业务 涉及质监、烟草、文体等13个部门
浦东新区锣鼓书艺术协会举办传承非遗文化公益活动
寻根探本 传承家风 常熟翁氏后人回乡联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