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为了生活更美好 ——东昌府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山东海睿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俯瞰
  立春已过,万物萌发。在东昌府区广袤的田野,随处可见农民劳作的身影,触目可及整洁的村落。该区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立足点和归属点,以加快乡村振兴为契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颜值”、厚植“家当”,提升“底气”,一个个生态秀美、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渐次绽放。
  美丽宜居,家园“颜值”高
  “以前胡同都是砖铺的,到处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会有积水。现在,村里27个胡同都修了水泥路,不仅出行方便了,环境也整洁了。”2月24日,在道口铺街道任堤口村修葺一新的中心花园,村民李治超和多位老人沐浴着暖阳,感慨着“新”村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东昌府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今年重点抓好两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力争到2020年70%以上的村庄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大力实施森林进城围城、农田林网等六大工程,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继续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农村改厕等工作,强化“户户通”硬化路、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兴旺,致富“家当”厚
  春节过后,张炉集镇后石槽村的村民没闲着,高标准蔬菜大棚外,收菜的车往来不息,彰显着当下的收获,也孕育着来年的希望。过去的一年里,这个省定贫困村流转近百亩土地,建起了高标准蔬菜大棚,并成立了昌兴专业种植合作社和村级股份合作社,成为远近知名的大棚蔬菜种植村,全村有300余户村民变成“股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村集体总收入8.5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首位。该区着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扩大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科技化。今年将建设高标准农田7万亩,建成高标准示范园区10处,培育科技示范主体322个,新建改建高效集约蔬菜温室5000个。同时,强化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着力放大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品牌效应,积极融入“聊·胜一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响“东昌”自主品牌,不断提升特色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技能提升,小康“底气”足
  新建的大棚内绿意盎然,“套袋”的黄瓜盛名远播。2月22日,在梁水镇许屯村,农民韩美军正和社员商量种销事宜。“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没想过种地也能成为‘职业’。现在,有了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定心丸’,咱在这广阔天地干出一番事业的底气更足了。”韩美军说,通过高质量的职业农民培训,他对规模种植发展有了直观的了解、切身的体验。目前,他发起建立的义德鑫专业种植合作社已有葡萄110亩、桃树20亩、冬暖式大棚48个,主打产品“套袋”黄瓜远销上海等地。
  东昌府区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队伍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通过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推动农业经营增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该区根据不同产业要求设置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并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现场建立了三所“田间课堂”,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主线,开展农民培训培育。今年年初,主要遴选了210余名学员进行蔬菜种植培训,参训学员通过现场学、实地看,不仅增长经验,更拓宽视野,为该区现代农业模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张荔 本报通讯员 席真 姚立春

丁立人延续“和棋之旅”
我市与腾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加快建设“智慧黄石”
乳山市“体彩杯”中小学生排球联赛闭幕
“三胞”亲属举行迎新春座谈会
市委常委班子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奋斗,为了生活更美好 ——东昌府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王菲赵薇林俊杰等明星KTV嗨唱 天后唱JJ经典歌曲
凤岗镇镇长约请镇人大代表协力解难促发展
遂川:投入100余万元打造“千里眼” 守护江南好楠木
刘远到古雷检查安全生产并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
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仙游大力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发展提升
【智博会】张相木:智能制造的起点在车间和工厂 人、机器和产品互联互通
我市电子文件管理统一平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江陵这位村民不简单!藜蒿反季卖物美卖价高
第123届广交会·湛江家电珠江游轮高端采购对接会在穗举行 搭建平台助推家电高质量发展
【作风建设在路上】淅川县城管局:整治渣土车动真格
强链群强创新强服务强配套强党建 火炬高新区以“五强”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三五天缩至两小时,怎么实现的? 窍门在此:一窗办、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自助办
东营90后女护士杨璐璐荣登2月份“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