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港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大发展侧记


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印地希望”号
  昨日13时30分,满载着铁矿石的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印地希望”号成功靠泊罗屿港口,刷新了湄洲湾港单船载重的最大停靠纪录。
  8月21日下午2点40分,满载2500吨铁矿石的“和谐”号火车,沿着湄洲湾港口铁路罗屿支线驶向江西。这是罗屿港口首次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向内地输送物资,其连接向莆铁路的中西部出海新通道正式打通。
  ……
  时值处暑,湄洲湾畔,惊涛拍岸,捷报频传。湄洲湾口小腹大、水清陆阔,是我省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祖国大陆离台湾直线距离最近的港口。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充分发挥港铁联运的优势,构建“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产业、大发展”的港口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海铁联运的“无缝衔接”。
  眼下,湄洲湾畔正在书写海洋自信大篇章。一系列主动作为不断释放港口能量,海洋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大港大船”新时代
  如今,在湄洲湾北岸1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东吴、罗屿、莆头等码头整体连片开发。一个个大型港口项目,气势如虹。
  昨日靠泊罗屿港口的“印地希望”号,船长329.95米,船宽57米,吃水17.73米,载重25.10万吨,实载24.76万吨铁矿石,这标志着罗屿港口进入了大港大船时代。
  作为我省“两集两散”港口布局的散货核心作业区,罗屿港口规划建设15个5万吨至40万吨大型干散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可达1.17亿吨。其中,9-10#泊位是我省迄今为止规划建设的最大吨级的干散货码头,所有配套设备都是世界上技术最前沿、性能最可靠的装卸机械。
  9-10#泊位货物的主要品类为铁矿石和煤炭,主要通过海运,由外省或国外运至码头,经由铁路运往江西、湖南及三明的钢厂。罗屿港口充分利用超大型泊位以及港区保税堆场等优势,已与世界最大的矿山企业巴西淡水河谷以及世界最大的矿石贸易商新加坡繁荣钢铁等国际行业巨头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目前计划混配矿业务每年2000万吨,推动罗屿港口列入国家铁矿石战略规划,建设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的重要储运和混配矿加工基地。
  8月22日,罗屿港口通过新增外贸作业点省级验收,标志着可正式开展外贸船舶航运作业。“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正式投入外贸生产,将为我省口岸对外开放增添新活力和新动力。”据介绍,这将推动我市乃至我省港铁联运业务,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福建港口建设布局,进而推动我省与内陆相邻省份经济良好互动,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山海相连一线牵
  铁路是港口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向莆铁路是我省的交通“大动脉”,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正是其重要的“毛细血管”。它从向莆铁路与福厦铁路接轨站莆田站引出,由东吴、罗屿、秀屿三条铁路支线组成,全段线路总长54.95公里。其中,罗屿支线正线全长5.66公里,今年7月顺利完成静态、动态验收并通过安全评估,可满足货物列车速度80公里/小时的安全运行要求。
  “罗屿支线开通后,可直接与向莆铁路、福厦铁路、京九线、浙赣线相接,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据悉,罗屿港口通过海铁联运可辐射到向莆铁路沿线的江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每年海铁联运可辐射的铁矿石数量超过3000万吨。通过水水中转可以辐射到长江中下游各省份的所有大型钢铁企业,包括宝钢、武钢、马鞍山钢铁等,每年进口铁矿石超过2-3亿吨。此举大大拓展了湄洲湾港口腹地,构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更加便捷顺畅的出海新通道,形成港口和铁路双赢局面,为罗屿港口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掀开了新篇章。
  与此同时,罗屿港口集疏运条件日臻完善。罗屿跨海公路桥于2016年8月建成通车,是莆田首座跨海大桥,可连接福厦高速、莆永高速与莆炎高速。
  今年7月1日,安静的港区发出一声悠扬的鸣笛声,首列满载煤炭的火车缓缓驶出,国投湄洲湾港煤炭基地海铁联运通道正式打通。国投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货物可经国投铁路支线运送至港湾站,进入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与莆田东站、莆田站相通,最终进入向莆铁路、京九线、浙赣线,实现港口腹地延伸至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预计每年可为内陆铁路沿线用户提供720万吨煤炭,进一步助推湄洲湾港和周边经济繁荣发展。
  山海相牵,攥指成拳。随着罗屿支线、国投支线的陆续通车,莆田铁路运力大量增强。2018年1-7月,莆田铁路货物吞吐量达246.16万吨,同比增长了82.6%。湄洲湾港口的大物流、大发展正迎来新机遇,迈进新时代,实现大跨越。
  “海铁联运”常态化
  昔日美丽的蓝图,正成为美妙的现实。2017年,八方港口启用我省首个港口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海铁联运实现“一天三列”常态化运行;国投煤炭码头正式开通“水水中转”业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今后,超大矿船靠泊罗屿港口将逐渐成为常态化,进一步巩固其在东南沿海散货码头的核心地位。一系列的大动作,积极紧随“一带一路”步伐,推动港口企业与中西部内陆省份经济交流,为建设新福建贡献新力量。
  以港口为龙头,湄洲湾北岸综合交通体系也在逐步完善。目前,湄洲湾北岸已建成直达港区、贯通园区、连接村居的集疏运交通体系,铁路建设纵横交错。航道通行秩序井然,全省等级最高的湄洲湾航道三期3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是我国首个利用世行贷款的沿海航道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航道通航保障能力。此外,我市大力推进港口物流服务业,鼓励港口企业发展中转配送、流通加工等临港工业服务功能,推进港口信息化建设,启动试点港口企业建设生产、服务、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牢牢把握港口发展定位,积极践行转型升级要求,努力提升港口发展品质。
  与此同时,莆田正在快马加鞭,着力打造绿色、环保和宜居的新型“花园式”港口,投资近亿元建设总长度3850米的防风抑尘网和45000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并配置堆取料机自动无人化作业系统、雨水自动回收再利用系统、喷淋抑尘系统等完备的环保设备,实现港区“零排放”。创造性对无居民海岛进行保护性建设,形成“岛中有岛、岛上宜居”的一道港口风景线。
  好风凭借力。随着海铁联运的“无缝衔接”,我市促进港口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近年来,通过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码头,集中力量打造湄洲湾北岸大宗散货运输基地,推动以大宗散货为主兼顾集装箱的专业化、集约化的港区连片开发建设,有序推动港口资源开发,着力提升我市港口服务能力,形成港产、港城联动发展的格局。“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开发湄洲湾北岸、启动建设兴化湾,计划我市境内港口总投资148亿元,进一步提升港口能力,基本形成“一港三区”沿海港口体系,集疏运通道更加便捷通畅。预计新增港口通过能力6000万吨,到2020年,建成东南沿海大宗散货集散干线港,港口通过能力达1亿吨、集装箱10万标箱。
  许爱琼 郑已东 陈斌 文/图
罗屿港口-江西海铁联运班列首发
国投湄洲湾港煤炭基地海铁联运通道正式打通
货物列车行驶在湄洲湾港口铁路罗屿支线
跨海公路桥和铁路实现山海相牵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钱袋子”这半年发生的八个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市政府法制办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运用新媒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襄城县:提升烟叶整体水平 促进烟草业健康发展
北仑推出“微民生 益起来”党建惠民行动
湄洲湾港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大发展侧记
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激励约束考核办法颁布实施
成都一小区外墙瓷砖掉落 目击者称有人被砸中
7月23日至29日长春怡众名城等小区天然气安检
靖州:开展植树造林 助力脱贫攻坚
市委宣传部与三峡大学签约共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
路桥区人防办开展“9.18”宣传活动
第六期电视问政聚焦“平安南宁”
20日下午,十几位母乳妈妈走上街头玩“快闪”,原来是为了..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决议
【交通】大智路口与颐阳路口没有礼让行人监控点的标牌或标志
固阳县列入全区“县域金融工程试点县”
栾川县老城区街景改造(长春路段)已动工
浙大团队研发神奇仿生材料 灵感来自北极熊
【扎实推进重大改革 狠抓重点项目落实——报告“两个清单”进展情况】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守诺践行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