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惊现“大白肺” 小小流感引发生命垂危


   这一周要说什么最热门,关注度讨论量大都比不过近在大家身边的一个话题——流感。原本被很多人只当做是一场小感冒,而现如今铺天盖地的都是病毒升级的新闻,甚至有说法称3月是流感的最高峰期,而这个时候一个人也被大家推向了风口浪尖。
  科技城医院的抢救室里医护人员一边跪在病床上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每隔几分钟,换人接力继续按压,而躺在床上生命垂危的这个人,起初只是得了一场小小的流感。鲁先生起初得了流感,就在家吃点药,挂挂水,没想到流感迅速加重引发病毒性肺炎,而来到医院的时候呼吸几乎停止,医生拍片检查,发现他的肺部已经变成了可怕的“大白肺”。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案例最近竟然在全国范围内屡屡发生。前几天,常州一位张先生也因为流感,导致重症肺炎,整个肺部的ct显示一片雪白,成为“大白肺”生命垂危。而扬州的吴女士因为流感演变成“大白肺”,虽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是却因为感染引发了并发症,最终不得不将其左腿截肢,右脚部分脚趾切除。而目前唯一对“大白肺”效果比较好的,就是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机器,也就是俗称的人工费,可以一段时间内代替肺和心脏的功能。但是这样的设备不仅稀少而且价格昂贵,一天就要四千五百多元,广州一个女子因为流感出现了“大白肺”,几度生命垂危,最后使用了人工肺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但是为了治疗这场“流感”整整花费了30多万。
不光是这一个个全国各地发生的“大白肺”的案例,更让大家感到担忧的是这些病的初期竟然都是流感导致的,而本来在大家心里只是小毛病的流感,今年却是格外的严重,不仅时间跨度长,致死率高,甚至还出现了病毒的变异升级,这几天大家又开始讨论起一个神人,他因为抗击非典一战成名,而如今的流感,大家也再次渴望着他的出现和发声。
  从全国“两会”上为民鼓呼的“炮手南山”,到最近在中央电视台发表“灰霾比非典更可怕,谁都逃不掉”的刺耳直言。今年82岁的钟南山只要出现,必然成为公众的焦点,而这次的流感也不例外。最近网络上一度疯传“钟南山预言流感会在3月卷土重来”,足以显示出大家对他的信任,甚至到了几近崇拜的地步,而他之所以能够得到今天的地位,和一段历史分不开。
  彩香小学门口,老师们一个个测量着孩子们的体温,而学生们每天的体温都要在家里进行测量和登记,有遗漏的需要在学校再仔细的测量一遍。这是2003年非典时期的画面,只要经历过的人都会对这样的场景倍感熟悉,电影院关门,街头几乎空无一人,而在医院门口架起了长长的隔离带,每一个靠近的人都戴上了严严实实的口罩。那一年,非典的阴影笼罩在每个苏州人的心头。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02年11月16日全球首例非典病例出现在广东佛山,随后在省内传播,广州成为了非典传播的主要城市,2003年3月蔓延至全国,然而就在2003年3月却有权威专家发声说非典已经被控制,大家不需要戴口罩出门。正当大家认为疫情已经不需要担心的时候,一次发布会上,有一个专家却突然喊出“什么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全场哗然,他就是钟南山。
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而也正是职业操守,让他勇于披露真相,但是因为非典的极高致死率,一时间市民陷入恐慌,疯狂抢购板蓝根,白醋甚至是绿豆。而就在大家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的时候,他却坚持让最危重的病人转到他那里,也正是他第一个站出来向公众宣布,非典并非不治之症。从非典过后,大家彻底的记住了这个名字,钟南山。而近几年他更是每每语出惊人,带头提出雾霾比非典可怕,抡锤砸空调”。而面对现在来势汹汹的流感,虽然他发声辟谣说自己并没有预言过3月流感会爆发,但是咱们也期待医护人员能够多进行科普发声,帮助大家度过这一波的流感期。(乐活六点档记者 汪信语)

市科技局:我市举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相关政策及实务培训会
右江区:多形式喜迎重阳 尊老敬老献真情
2018年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时间截至9月12日
张宝文来咸调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江北新区葛塘街道工农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苏城惊现“大白肺” 小小流感引发生命垂危
“摩羯”跑偏“丽琵”又来?青岛海边巨浪滔天(图)
一道墙堵住“方便路”
选拔先进促进提高
赢服务才能赢天下
《“十三五”昆明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印发
故宫博物院、横琴新区管委会 中国紫檀博物馆在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 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
黄岩:严防死守“八到位”
职工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襄阳公证为特困家庭送爱心
16家企业推进晋源“百村景区化”
光明新区公明多层级全方位治水,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源头治理
一年时间 他带领“问题村”改变了模样
南宁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
我市命名13家反家暴维权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