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南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迈进。
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扛起治污政治责任
金川河是南京主城秦淮河之外的第二大水系,也是重要的入江支流。由于历史欠账,金川河水质不尽如人意。提升金川河水质,保证宝塔桥入江断面限期达标,成为眼下南京治水攻坚战一项最紧迫的任务。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对金川河等入江支流的治理一直高度关注,多次研究、亲自推进。4月10日,从金川河上游大树根闸到下游宝塔桥入江口,张敬华率分管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沿途实地考察,找问题、听汇报、研究解决办法。张敬华指出,治理好金川河,是我们践行总书记“两山”理论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一定要尽快实现金川河生态环境彻底改善、入江水质全面达标。近日,市委常委会决定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每人挂钩负责一条劣v类入江支流,张敬华主动接过金川河这块“最烫手的山芋”。
5月5日,市长蓝绍敏专题调研排口整治工作,实地查看内秦淮河、农花河排口整治情况。他指出,排口整治是水污染防治的源头性、基础性工程,是实现水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要抓住矛盾症结,全力攻坚克难,确保排口整治成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研环保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污染防治,在全市综合性会议上也突出环保工作,扛起污染防治的政治责任。
今年2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会上,张敬华与各区委书记、江北新区党工委负责人签订了2018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这是南京首次明确“一把手”管环保的机制。党政一把手担任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南京,从市委书记、市长,到街镇党政负责人,已形成一把手管环保的责任机制,这也表明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以铁的意志和行动真正扛起来。近日,南京“书记”版责任书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入选我省环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2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生态对标”被列为全市要重点抓好的“八个对标”之一,提出要聚焦补短、补缺、补软,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5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河长制暨水环境提升大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区和江北新区设分会场,一直开到街镇和园区、村和社区的总河长、河长……
全市上下总动员、一盘棋,“水陆空”立体治污攻坚战全面打响。
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为打好治污攻坚战保驾护航
2017年底,市政府印发《南京市水环境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2018年至2020年治水任务。很快,2018年水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制定下发,这是三年水环境提升计划的任务分解。
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启动建成区消除劣v类水行动,开展玄武湖、月牙湖等重要水体水质提升行动……年度治水任务清单形成,对照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表,要干什么、谁来干,一清二楚,没有推诿、拖欠余地。
“从一开始的对照国家、省污染防治要求制定治污行动准则,到地方立法填补环境保护法规空白,再到主动出台各种细化规章制度,南京正一步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形成一套更适合本地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制度。”市环保局一位人士说,近年来,南京不断出台各类政策、制度规定、方案,让污染防治有据可依。
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搭起了南京“水陆空”立体治污架构。在这个架构之中,更多专项细则对治污行动进行分解——治气有机动车尾气治理、餐饮油烟治理、工地扬尘治理、重点企业污染排放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治水有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分流域的整治计划、雨污分流实施计划、排口整治计划、常态化管养的河长制等,保土有重点土壤地块调查、工业退让地块监测建档、形成土壤污染状况清单等。
2017年7月,江北新区一家药品企业领到了新版排污许可证。“环保局按照行业审核,核准了我的基本排放,重新核发许可证。”企业生产部门负责人说,和新许可证一起影响企业的还有排污费,“排污费提高了,今后如果不缩减排放,排污费会更高,企业扩大生产还需要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排放权。”
2017年12月,江宁区15个生态红线区域内的界桩、标牌全部设置完成。同时,针对生态红线区域内存在的问题,江宁区整治37个村庄综合环境,关停22家污染企业,全年共下拨生态补偿资金7673.5万元。
南京环境保护工作正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实施新的排污收费标准、全面开展排污权交易,制订实施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水环境区域补偿、重点断面水环境区域补偿等环境经济调控政策,利用经济杠杆撬动环保工作;出台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办法,严格控制红线区域内项目审批;提高环境保护门槛,原则上不允许新增污染项目落户……
为推动重点工作的落实,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了八个推进办,对全市八方面重点工作进行专班推进,其中涉及环保的就有两个:水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办和两减六治三提升推进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
“气质”5年来最佳,生态之城名片更亮
如果问2017年,南京人在朋友圈晒得最多的是什么,蓝天一定是最红的“网红”,水晶天、火烧云、彩虹……这些美丽的景象轮番在南京上空出现。要问出现这些美景的原因,那就是空气质量改善,pm2.5浓度下降。
老百姓家门口,城市水环境正发生显著变化。城南清水塘,过去是一条臭水沟,周边居民意见很大。2017年,我市启动对清水塘的综合环境整治,通过截污,断掉了导致河道黑臭的污染源;干塘清淤,存留河底多年的淤泥被彻底清除;为了恢复清水塘生态系统,向河道补充沉水植物、水中浮岛,扮靓河道的同时,它们成为水质的净化器;河道四周环境综合提升,绿荫环绕,慢行步道依水而建。清水塘从过去的臭水沟变成了城市公园,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
不仅是清水塘面貌一新,漫步城市,一条条河道像丝带点缀其间,沿河而建的绿地和公园让河道成为城市风景线。天蓝水净,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南京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南京市发布了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去年,南京环境提升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良好级别以上天数比上年上升6.2个百分点,其中,达到一级优秀天数为62天,同比增加6天,pm2.5实现“四连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幅和pm2.5降幅均居全省首位。全市水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150条河道整治,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继续保持优良,达标率为100%。全市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的22个地表水断面中,ⅲ类及以上的断面为16个,占72.7%,同比上升9.1%,无劣于ⅴ类水质断面。
“空气质量较上年有了明显改善。”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李文青介绍,南京pm2.5浓度下降幅度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5年来最多;从水环境质量看,玄武湖、内秦淮河、外秦淮河、秦淮新河等重要河湖水质较上一年也有明显提升,内秦淮河、外秦淮河水质由劣ⅴ类提升到ⅴ类,秦淮新河水质由ⅴ类提升到ⅲ类。
环境质量提升得益于不断提升的环境治理水平,2017年我市加大了污染管控措施和环境执法力度——启动“263”专项行动,开展明察暗访4231次,整治各类环境问题6079个,全市煤炭消耗量为3190万吨,较2016年削减182万吨,完成省定目标。关停化工企业61家,整治铸造企业140家,对879家养殖场实施关闭、搬迁或治理,完成1652家企业vocs治理,通报扬尘污染问题1833例。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对列入省整改方案中涉及我市的具体环境问题抓紧整改落实。提升环境执法水平,去年我市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906件,处罚金额达7809万元。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老百姓对环境的期盼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向污染宣战,守护一方净土,生态之城南京,轮廓清晰,渐行渐近。(记者 江瑜)

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有关情况新闻发布稿
邱金海:当年老支书今日育苗人
杜良水稻迎丰收
安徽省质监系统2018年春季农资打假集中月行动启动仪式在凤阳县小岗村隆重举办
市国资委大力推进机关文化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南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坐粤运巴士可优惠玩转广州周边景点
叶牛平带队检查督导榕江流域污染整治情况
全市首家!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地城南
烟台:端午巧遇“父亲节”商场促销打“温情牌”
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可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我市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备案工作
市司法局开展“爱满重阳·情系司法”主题活动
五一小长假高速车流集中 支招易拥堵路段绕行路线
我市迅速开展大风天气抗灾救灾工作
常宁:今年计划实施73个重点项目
招标公告(网上交易)虎门镇新湾社区朝阳路建新街67号厂房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监督检查2018年度工作方案
垂杨柳北里23号楼居民:只要人在 就有机会重来
团省委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来石宣讲
汕尾公安在火车站广场、田家炳中学组织开展处置突发事件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