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紧扣群众需求,积极创新实践,在区域健康信息化建设中,以常规经费四分之一的投入,建成融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健康”信息系统,实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协同运用的“一核二翼”智慧效应叠加,便民利民增效。该项工作得到《中国人口报》头版报道,相关经验做法多次在省市交流。基层公共卫生协同管理平台样版先后被嘉兴、义乌、温州等市卫计委引用,成为全省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标杆领跑者。
一、找准定位,大数据共享实现“医防融合”。一是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定位于城乡居民健康服务新需求,在建成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全省首创基层公共卫生健康协同管理系统,实现基本医疗与健康管理横向协同、纵向互通。传染病、慢病监测实现国省平台交互,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可“秒传”至辖区各医疗机构和学校,实现传染病防控“实时”保障、“分秒”决策。省内各级医疗机构慢病诊断结果实时记入患者户籍所在地健康档案,使辖区责任医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健康问题,做到主动干预、精准施治。全面推行就医“一卡通”,通过与市健康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与市域所有公立医院门诊就诊、住院诊疗、检查检验、健康档案等信息的共享调阅,既避免患者重复检查,又提升医疗精准度。二是数据共享,破解“医防分离”。区域健康信息的互通共享,全面解决了业务交叉、“信息烟囱”等问题,在改善优化医疗服务、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同时,成功突破信息“瓶颈”和医防整合“难关”,实现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使公共卫生工作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一站式管理”模式转变。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信息数据实现“一站式”采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从业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全区每年可减轻诊疗、体检等信息重复录入约15万份以上。该系统还为医务人员提供用药配伍禁忌、危机值提醒等智能医疗服务,助推药学信息化建设,实现用药安全管理提升。三是信息支撑,拓展服务内涵。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公共卫生与安全保障功能,先后自主研发犬伤、产科接种管理、健康促进管理、卫生应急指挥、病媒安全监测等13个基层公共卫生协同管理平台配套子业务系统,建成“区镇村”三级网格化协同管理体系,通过安全预警、图形可视化等大数据分析手段,使秀洲居民享受更为快捷、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保障服务。目前,公共卫生协同管理平台样版已在全省多地推广运用。
二、流程再造,智慧化体验实现“医患共享”。一是智慧医疗,破解“就医耗时”难题。深化医疗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7月15日全区10家公立医疗机构、78个卫生室全面实施线上线下“全流程”就诊整体解决方案,设立220个自助机服务窗口,开辟诊间、微信、支付宝、手机在线等多种智慧医疗结算服务途径,为居民提供预约挂号、当天挂号、挂号退费、智能导诊、候诊提醒、门诊缴费、住院缴费、报告推送提醒、智能排队提醒、押金余额提醒、住院费用日清单、检验检查和体检结果查询等线上就诊服务,实现人均节约就医时间30分钟以上,切实改善居民就医体验,试运行期间,自助结算率达10%。二是远程医疗,破解“资源失衡”难题。建成区域影像、心电会诊“两大中心”,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市级优质医疗机构同质共享,构建“基层医院检查、市级医院诊断”模式。系统上线以来已为近3000名患者免费提供市级专家影像、心电远程会诊服务,使秀洲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有效解决“看病难”问题。3家无影像诊断人员的基层医疗机构,依托区域影像诊断中心诊断患者近10000人次,在带动全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成功破解基层紧缺人才短缺“瓶颈”。三是“二医”联动,破解“异地结算”难题。坚持“一盘棋”工作思路,以就医“一卡通”为平台,跨越地域信息“孤岛”,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实现五县二区异地实时结算功能,彻底解决区域外患者来回奔波报销难题。为深度对接优质医疗资源,明年域内将建成双向转诊系统,为患者提供预留专家号源、住院床位等人性化便捷服务,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广实施提供网络“直通车”。
三、拓展服务,平台在线监管实现“跨域合作”。一是实施“互联网+”医校合作在线监管。携手区教文体局共建学校卫生协同管理系统,将全区108所中小学、托幼机构纳入监测范围,形成集传染病、症状、伤害、体检等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互联网+医校合作”学生管理模式,构建学校、托幼机构卫生安全在线监管屏障。2018年,第一时间向学校、托幼机构推送学生传染病患病信息560条次,确认早期传染病聚性疫情预警50起,学校传染病早发现、早处置等“五早”核心环节得到扎实落实,学校传染病事件有效遏制,师生健康水平得到全面保障。二是探索“互联网+”残疾全流程融合管理。联合区残联建成全省首个残疾早期康复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残疾信息与医疗康复信息资源共享,为残联提供疑似残疾报告、评估、精准康复“全流程”信息支撑,有力推进国家残疾综合试验区建设。“医校合作”、残疾康复健康共建共享管理系统的建立,突破了信息领域一直以来存在的“部门壁垒”难题,通过“互联网+”模式,成功实现域内跨层级、跨部门、跨机构共建共享的健康管理在线合作。三是推广“互联网+”生命全过程健康档案管理。围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理念,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建立“移动医生”辅助系统,为域内41万居民免费建立从出生到死亡“生命全过程”个人健康档案,实现市本级健康信息的共享调阅,为责任医生签约、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白色轿车行驶途中起火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我市3家医院纳入中国帕金森病门诊地图
潍坊党建工作掠影(一):党委领导寄希望
我市高新区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钱物丢失十分钟找回 失主为公交司机点赞
秀洲区以“互联网+健康服务”引领基层 医疗服务新业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召开首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
忙活一早只为一天菜钱
暑假将至!担心孩子视力下降 南充家长因注意这些
市委宣传部召开十九大精神学习会
全市首家!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地城南
烟台:端午巧遇“父亲节”商场促销打“温情牌”
我市建立“河道、湖泊(库)警长制”助推河长制工作
抚顺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19名民警申领到公租房
油溪乡扎实开展村级“微权力”风险防控宣传工作
山海天庆“七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责任担当
组织部长汪云林到泉河头镇指导生态环境深度整治攻坚集中拆除行动
开阳五措并举 助推乡村振兴
为洁美杭城打CALL 濮家小学假日小队的公益少年在行动
北海市城区主要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报表(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