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深湛高铁江湛段开通进入倒计时,届时将会结束湛江、茂名、阳江粤西三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湛江人民翘首期盼多年的“高铁时代”将会成为现实,乘坐火车到广州的时间可以缩短到3个小时左右,为群众出行珠三角提供了更大便利。
前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了解到:调查队近期开展了专题调研,随机走访了湛江市区100位市民,了解他们对高铁开通的看法及期盼。本次随机受访的100位市民中,男性和女性各有50位。从年龄构成来看,16—25岁的市民占10%,26—35岁的市民占22%,36—45岁的市民占30%,46—55岁的市民占25%,56岁及以上的市民占13%。从职业状态来看,学生占4%,一般雇员占22%,企、事业单位人员占13%,机关单位人员占10%,个体工商业者占19%,自由职业者占10%,退休人员占14%,无业人员占8%。
调研结果显示,广大市民热切盼望高铁早日正式通车,并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工作,使之便民又惠民。
100%受访者
知晓高铁通车在即
调查发现,湛江高铁即将通车的消息在受访对象中,知晓率已达100%。其中,有过半市民表示从去年5月湛江高铁西客站动工建设以来,就一直持续关注湛江高铁及高铁客运站的建设情况。
当问及受访市民——“高铁通车之后,是否对您出行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带来便利”时,69%的受访市民表示会便利很多,23%的受访市民表示和以前差别不大,8%的受访市民表示不清楚。
目前,从湛江市区前往广州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公路的高速公路交通,沿途道路状况非常理想的情况下才能在5个小时左右到达广州越秀区;其次,是k字头的铁路交通,耗时约10个小时。公路道路交通虽然出行时间自由,车辆选择范围广,但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通行压力大,路上常常出现拥堵现象;而火车普快列车虽然每日有五趟左右,但发车时间晚、耗时长。这两种方式都各有弊端,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
待深湛高铁开通,将从根本上改变市民出行方式,出行方便快捷耗时较少,有望成为绝大多数市民出行广州的首要选择。
92%受访者
认为高铁会加快湛江发展
当问及受访市民“您觉得高铁开通是否会加快湛江经济的发展”时,92%的受访市民表示高铁会加快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湛江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8%的受访市民表示不清楚。可见,湛江广大市民对高铁开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信心很足。
当继续问到“您认为高铁开通,将会对湛江经济哪些方面产生影响”,有84%的受访市民认为会推动整个湛江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75%的受访市民认为会促进湛江旅游业的发展,62%的受访市民认为会带动湛江工业的转型升级,80%的受访市民认为会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投资来湛。
高铁的开通,无疑会加快城市间人流、物流的聚集,带动经济发展。湛江高铁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即将圆梦,湛江市民对高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信心足、期望大。
78%受访者
想在首月“尝鲜”
当问及“高铁开通后,您的出行意愿如何”时,82%的受访市民表示“出行意愿明显提高”。
当问及“高铁开通首月,您是否计划乘坐高铁出行”时,78%的受访市民迫不及待地表示想在开通首月便乘坐高铁出行。可见,湛江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已经激发市民“尝鲜”欲望。
92%受访者
希望票价更实惠
湛江高铁开通在即,调查发现,湛江市民对高铁仍有许多期盼。
当问及受访市民“您希望湛江高铁有哪些方面的提升”时,95%的受访市民希望能够早日增开多条线路;93%的受访市民希望能够增加发车班次,发车时间更加灵活;93%的受访市民希望能够提高运行时速;92%的受访市民希望票价能够更加实惠;91%的受访市民希望加强湛江高铁西站周边治安防范措施配套,出入平安有保障;83%的受访市民希望湛江高铁西站周边各项服务配套完善,站内外餐饮服务能满足进出站人流需求,引进湛江特色小吃和地方特产等食品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75%的受访市民希望市区开通的接驳高铁站的公交车能够稳定运行,快捷通达;56%的受访市民希望湛江高铁西站能够实现凭身份证直接“刷脸”进站上车。
粽情粽意好邻居
合九新村及附近区域将停气
网店不景气交钱可推首页吸客流?市民投入数千元却打水漂
大朗镇积极防御“双台风”
王威亮主持召开支持新机场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会
深湛高铁江湛段开通进入倒计时 群众翘首以待 盼配套更便民
廉江市:市领导下基层接访群众听民意解民困
内江市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力度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滕代远故居再次启动修缮
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唱响新时代 展现新风采
江西航空春运期间航班正常率达90% 延误时长在全国最低
“感动宿迁人物”高翠梅:小剪刀传递大关爱
开封青年演员李爱红应邀参加第十三届宝丰马街书会
随州交警开展重点车辆交通违法“清零”工作
沂水县院东头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2018年暑期运输开始恩施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74.4万人次
情义徐州绽放时代精神
《德夯村志》篇目初评会召开
荆州举行天然气(液氨)泄漏爆炸事故综合应急演练
现代评剧《李昆》让观众赞叹不已(组图)